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8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08-08-20 網路文章<一位老師的心聲>

Part I. 我的讀後感

<矯正及兒童牙科門診雜記~~>

1. 三歲多的A小妹,每次在門診均哭鬧不休,但單獨坐上診療椅後,經行為誘導就不再哭泣、可以合作。除了奶瓶性齲齒外,也觀察到她的口齒非常不清晰 (懷疑有輕微發育遲緩)。某日看診完,愛管閒事的Dr. Lee和年輕時髦的媽咪談了一下子話,順便問道小孩是否許多事以哭鬧回應?那媽媽臨走前說:「李醫師妳講話真像她爸爸,要有原則。可是我一聽她哭就算了!」

 

2. 六歲多的B小妹,體格健壯,每次看診前在候診室哭聲悽厲,引人側目。單獨坐上診療椅後,經行為誘導就不再哭泣,但起初仍不合作,需強制看診。後來幾次治療時很有進步,雖然一進診療室還是大哭。某日看診完,Dr. Lee B小妹聊了一下子話,問她說九月上小學一年級,是否也會在教室大哭?她很不好意思的笑了!B媽媽臨走前說:「李醫師妳比較厲害,她看到妳就乖乖的。我也很擔心她上小學怎麼辦?可是在家我聽見她哭也沒辦法!」

 

3. 五歲多的C小弟,身材極瘦小,(我們以為是三歲多)。除了嚴重奶瓶性齲齒外,也觀察到他前牙開咬極大,說話口齒非常不清晰。在門診哭鬧不休,嘗試行為誘導無效。Dr. Lee和穿著極時髦的年輕阿媽(祖母)談到,要停止吸奶嘴(前牙已開咬),睡前不可以含奶瓶喝牛奶(已全口嚴重齲齒);以及建議全身麻醉。C阿媽就說:「他不太吃飯、不喝牛奶怎麼可以?」「不給他吸奶嘴,他會哭、晚上會睡不著---

 

4. 對於要求讓小朋友保持口腔清潔,家長的回答,則是五花八門;包括:「都是他/媽媽在管的~」、「小朋友都不讓我刷牙~」、「睡前不給他喝牛奶會肚子餓~」「他不喜歡牙膏的味道(所以不刷牙)」、「阿公阿媽都會一直買糖果餅乾給他吃(所以一直蛀牙)」「他/她很愛吃巧克力、不愛刷牙」、「他/她補習回家很累就跑去睡覺(所以沒刷牙)---勃然大怒

 

**********************************

那天Dr. Lee看完B小妹後,跟學生们說,內心滿同情小學一年級老師的!當然也很敬佩!(如果他們改行,應該是極優秀的兒童牙科醫師,呵!)

 

在門診,時常住院醫師治療的小朋友,原本不肯合作,看到Dr. Lee走過去,馬上變得很聽話。Dr. Lee其實沒有比較厲害,反而常自嘲是診療室內最兇的;小朋友所以如此,因為明白Dr. Lee 不妥協、堅持治療原則---不可能哭鬧就可以不看牙,無論如何要看,就算只是用口鏡檢查一下都好。另一方面是"單獨"看診,小朋友無法向家長"講條件", 較能接受醫師的治療. 我們也不欺騙小朋友,會簡單說明治療內容,因此他們會信任醫師、也覺得有安全感。(小朋友對未知也會產生恐懼,對已知會覺得焦慮)。其實小朋友比大人们以為的更聰明,是能溝通的;但家長不能用賄賂的、恐嚇或自認為凡事徵詢小朋友是open (開明)!

 

Dr. Lee最討厭聽見家長對小朋友說:「乖乖看牙、等一下帶你去麥當勞」、「再哭、今天看完牙齒不帶你去買玩具」、「不乖乖看牙齒、等一下不帶你去吃炸雞」;「今天補一顆蛀牙好不好?」、「今天拔一顆牙好不好?」(小朋友當然說不好!)吐舌頭

兒童牙科正向的行為誘導是:「你今天雖然不太乖,醫生還是給你貼紙,下次要更乖喔!」而不是「你今天不太乖,下次要更乖才給你貼紙」。

 

是的,要有原則。可惜在教養過程中,家人時常是沒有原則的!

教育是個嚴肅的課題,不是我這小小牙醫系老師能夠諍言的。

我們教的大學生是學測71級分以上(聯考接近500分,不是18分上大學的)。但是翹課、上課打瞌睡(還好不敢趴著睡;不過朋友告訴我堂堂T大竟然有!)大有人在。人格像幼稚園大學生(龍應台語),媽媽頻繁打電話斥責同學,打給老師求情或argue的,這幾年越來越多!而這樣子的人是未來的醫師? (以後那媽媽是否要打電話斥責患者?)

我甚同意黃崑巖教授的教養like father like son!雖然大學風氣或許有影響,嚴格說來,家庭塑造出的人格、行為、思考模式、價值觀等等!已不是大學老師一週一堂主修科目能改變的。

所以學生接受的家庭教養模式,會直接反應在教育上。

**********************************

 

時至八月下旬,我的齒列矯正治療患者下次約診已是九月初。某位母親願意孩子請假,約診在白天時段,令我很訝異。她說:「反正現在學校根本沒在教什麼~~

我對網路文章提到人本主張 學生不可以打罵、不可以管教、不可以處罰,是疑惑的! 驚訝

我曾經居住於北美數年,由子女就學過程,我的認知是任何教師不可以體罰(毆打) 、但學生犯錯要處罰(有明確校規的)。

臺灣家長或教育專家為何總是擷取一半? (斷章取義?) 或誤解?

容我有空再多描述一下,聽過的處罰項目吧!動畫快遞

e.g.較嚴重的有 No school (不准上課, 天數不一), 孩子们會覺得很丟臉

      但我想這在台灣是行不通的~~

      更嚴重的會被要求轉學(transfer); 這在台灣倒是有~~

     

 

Part II.

網路文章<一位老師的心聲> (朋友說寫得很好,要請傳閱! )

 

裡頭的想法你可以不認同,卻不能否認當中許多的事實;人本的孰是孰非,只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方能了解;看了這一篇文章,我的心中非常沈痛!

已為人父母者,或許能趁此機會檢視自己和孩子的互動;未為人父母者,歡迎看看、想想以後你會怎麼做教育呢?

我教書近十年了,一直以身為老師為榮,但是最近一年來卻深感心痛與無能為力。
今天上課時,一位學生趴在桌上睡覺
於是我說:某某同學,你生病了嗎?如果沒有生病,請你不要趴在桌上。
然後那位學生連甩都不甩我,我又說了一遍他回答:我高興!

於是我請同學請班導師來,等班導師來時,我說明了原因,
那位學生對我回嘴說:你哭夭〈台語〉喔。
我說:是你還是我?
學生馬上又回:我又不夭,你哭爸咧〈台語〉
然後大搖大擺地跟著導師出去,導師在場卻沒有任何制止的行動,
後來我詢問了導師的處理情形,導師也無能為力,只能記過處理,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這位學生是學生中的老大,後面總跟著一群囉囉
平時打人鬧事恐嚇樣樣精通,記過對他來說其實不痛不癢,
他的母親是從事特種行業所以根本無法管教他,
我曾經親眼隔著一棟樓看過這位學生去恐嚇其他學生,那種狠勁,我心中在滴血。

史英 先生,因為 人本主張 學生不可以打罵、不可以管教、不可以處罰,
一有學生家長 宣揚說 老師處罰學生,這位老師馬上陷入眾聲撻伐的境地,所以誰不自私,明哲保身要緊,何必去管別人的小孩?
所以我們只能以記過處理

 史 先生,您聽過報紙曾報導
一位國中生被記18支大過,卻洋洋得意嗎?

我們的學生也是如此,反正又不會少一塊肉,照樣可以畢業


但是各位人本的大學者,你們都是高知識份子,高所得、高生活環境的人,
但是,不要忘了,
台灣有許多鄉下學校,父母鎮日忙於掙一口飯吃,肚子沒有填飽前,誰有精神餘力去陪孩子管教孩子?

或許我比較白目,我總希望能憑自己微弱的力量去喚醒這些迷途的孩子,
但是我所得到的是屢次在課堂上學生以哭爸、哭夭罵我,

其實我知道這學生次級文化的語言,我傷心的是有誰願意去管教這些迷途的孩子呢?

老師不應該體罰學生,我贊成,但是,親愛的人本學者們,
請你們到鄉下的學校去教看看,不要老是以高姿態說那番大道理,
人本太過的主張只會使所有的老師灰心,使中低階層的孩子更無人管教而已。


學校一位老師在上課時,一群學生連甩都不甩他,聚在一堆玩撲克牌,

那位 老師也很白目〈因為我現在覺得去管教學生的人實在是太不識相〉,
開口制止學生不要玩認真上課,當然學生不會理會他,繼續玩撲克牌,
於是這位 白目的 老師走下講台抽起一張牌走回講台,
一回頭,一位比他高壯的學生也走向前抓起他的衣領,

劈頭就是甩老師兩巴掌,老師當場傻掉,


事後校方聯絡兩天才找到這位學生的家長出面處理,學生勒令轉學處置。
校長還當全校老師的面,誇讚這位老師沒還手,真是好老師,
事情也較好處理,等於送走了一顆不定時炸彈。

原來老師處罰學生會被告上法庭,可是學生打老師可以完全沒事,

而且被學生打不出手的才是好老師,學生依舊可以在另一個學校

自由自在
,我茫然了……

原來人本 所要的

就是一個打壓老師、提升問題學生權力的教育環境啊~~~~~~

一個遍體鱗傷的老師 啟

PS

一位老師的心聲
(寫得好!) 故事從頭來。
八年前從師院畢業後,分發到台北縣,便遇到開放教育,

熬了兩年再也受不了,只好落荒而逃。
今年這批學生上國中了,結果國中反應他們連國字都寫不好,
接下來,小班教學,又接著九年一貫,我漸漸習慣了,
反正就是作作假資料,在牆壁貼貼漂亮的教育口號,
等上級來督導,直到今年,我再也不想忍受了,
於是我上了街頭。
心中一直想說的是,自宋朝王安石變法到清末戊戌變法一千年間
為何沒有改革是成功的。
因為「好的政策」與「可行的政策」是兩回事

教改的立意跟古代那些改革一樣,都是一批優秀的人才制定一些好的政策執行。

但為何總是行不通呢?
因為真實世界跟實驗室是不同的!
當你們的口號要求把每個孩子都帶上來時,

是否想過一些要在夜市幫忙擺地攤的小孩,
是否想過常要跟父母忙著躲債而常常轉學的小孩,
你要他們學什麼呢?

 一直好奇那些教改人士的學歷背景。
史英是學數學的,李遠哲是學化學的,沒有人是學教育出身的,為何是由他們領導教改?

就像叫學教育的去制定剖婦生產的流程一樣,不是很奇怪嗎??!!!!
常聽教改人士說過去教育多失敗,我一直想不通,過去的教育失敗在哪裡?

今天新竹科學園區那批三十歲以上的人才,哪一個不是傳統聯考出來的?

聯考不是最好的,但在中國的社會裡卻是最可行的政策!

史英 先生你知道因為教改有多少有錢人家的小孩是花錢靠關係上大學的嗎?

你知道作一份應付甄試的假資料要價三十萬嗎?

八年來,一直應付上級說要教改教改,其實最該教改的是教育單位吧!

因為到最後驗收時,還不是就像五○年代一樣要看教學資料


反正現在電腦印表機那麼方便,老師就把學生放著開始印假資料吧!

最好能上網抓一些圖文並茂的東西,反正來督導的上級就是要看

一些漂漂亮亮厚厚的資料夾, 他也好向更上級交代。

這就是十年教改在基層小學的真相。


史英 先生,請你實際到傳統小學代課一個月好嗎?!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一樣的父親節 (Daddy is ill!)
 

今年的父親節很特別,一半是在醫院度過!

父親四月份有血尿在東京沒處置,

六月份才去檢查,日本醫師建議開刀;他原本不肯回來就醫,經由我們勸說July-16從日本回來。

July-18(Fri)開始檢查,July-23做膀胱鏡,July 30 (Wed)住院開刀,媽媽當天也從日本回來。

父親住院這一個多星期裡,多虧妹妹ㄚ玉的鼎力幫忙及照顧!這時代果真有女兒比養兒子強!

那陣子我們天天跑彰基還真累~~

父親Aug-08(週五)已出院,

但後續要放射治療/住彰化等等,煩惱才要開始~~

幸好他生性樂觀、身體一向健康體力甚好,所以恢復得不錯。

 

老實說父親的CA事出突然, 我们的生活瞬間被攪亂;

這一切其實真的很無奈~~

人生無常而life is short!

終究體會到世事難料、甚至於經常事與願違~~

但謝謝大家的關切及禱告 I am touched~~

  老爸加油啦!~~紅心 向右擁抱向左擁抱 紅心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美最好的老師< There are no shortcuts>

·                                 作者:Rafe Esquith (雷夫.艾思奎斯) http://www.hobartshakespeareans.org

·                                 譯者:李弘善

·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080226

Part I.  一些閱讀感想

《全美最好的老師》是最近的暢銷書. 其實英文書名是《成功沒有捷徑》《There are no shortcuts》。這是雷夫老師的一本自傳,也是一本分享他多年在小學教學經驗,與從菜鳥蛻變成老鳥的歷程。

我原本並不想買這本書(雷夫老師的學生是小五,我的學生是大!!);但讀完之後還是深受感動~~

他的堅持與付出,造就了無數的弱勢家庭兒童未來的成就,也佩服他盡心盡力的認真、他的勇敢、他不向已扭曲的社會主流價值所屈服的態度~~

我想,他的教學理念及獨特的教學方法,不僅非常受學生歡迎,也會受到讀者的喜愛!

雖然在大學的教學方法不同,但教學理念應該放諸四海皆同吧~~

只是我有勇氣去挑戰、去改變並堅持嗎?

 

今天的大學生用功的不少,但只想低空pass不願多讀書的更多。上一班牙五的學生因為嫌老師(我和ㄚ秋老師都是)上課太長,

上學期教學評鑑時不止分數低,還寫了令人怵目驚心的評語。(這樣子的學生、未來的醫生?)

我倒是不在意評鑑分數,下學期去上課時仍很想”堅持理念”(上多一點內容),但畢竟只是凡夫俗子,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最後是中規中矩的把topic該有的內容上了,以不辜負用功的學生!

(2008)六月這一班來實習,發現同學間知識落差很大,我應該課堂上講述過的,竟然不懂或完全沒概念!

真不知道是我沒教好,還是學生自己的問題?

洩氣歸洩氣,雷夫老師說:好老師和其他老師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他們從不輕言放棄,

而且一旦遇上挫折,他們一定會再重返教育現場,找出更好的教學方法。(自我加油啦~~)微笑

Yes, There are no shortcuts--《成功沒有捷徑》!!紅心

要進入學問的殿堂,非下苦功不可,沒有人例外!

Part II. 關於本書

全美最好的老師< There are no shortcuts>

在最小的教室裡,創造出的最大奇蹟!

二十五年來,一個全美名師堅守在同一所學校、同一間教室裡,教導同一年齡學生挑戰與傳奇

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雷夫老師把大部分的時間奉獻給美國加州洛杉磯市哈伯特小學(Hobart Elementary school)。然而,失望、挫折、痲痺、一成不變、介入太多……教育的問題,全世界都一樣。當雷夫老師踏進他的506教室,一切則為之改觀。

一間最忙碌的教室
雷夫老師在早上六點進教室,假日無休
閱讀是教育最重要的環節,雷夫老師鼓勵學生博覽群書,
所有的孩子都要閱讀莎士比亞、狄更斯、史坦貝克、馬克.吐溫等人的作品。

雷夫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帶著學生玩吉他、參加音樂會、表演舞台劇和課外旅行

挑戰低要求,但雷夫老師對學生永遠抱持高標準的期待!

為孩子鋪一條追求卓越之路
雷夫老師受到許多學生與家長簇擁愛戴,1992年並且獲得「全美最佳教師獎」,以及「國家藝術獎章」等等教育獎項的肯定:他的創意活化了傳統學習環境,他的精力全都投注在他的教室裡面,他的教學經歷被拍攝成紀錄影片,他的著作大受好評成為熱賣暢銷書籍。

506教室沒有「庸俗」容身之處,雷夫老師追求完美的精神持續到學生畢業,許多校友得以擠進哈佛、普林斯頓以及史丹福等一流名校深造。《全美最好的老師》分享了雷夫老師的多年教學經驗與蛻變歷程,不管你是教師、家長或是一般大眾,都能從他的坦率和剛正獲益良多——「成功沒有捷徑」,堅持並持續付出,才能淬鍊出卓越成果!

There are No Shortcuts

     以超然的角度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用心體會他們的問題。

     任何教學的決策都必須謹慎小心,務必以學生的最大利益為考量。

     教書是苦差事,但是成果卻是甜美的,因為你豐富孩子的一生。

     我自己要堅強,才有資格期待學生不被挫折或失敗擊倒;我自己要勤奮不懈,才能要求學生努力用功。

 

Part III.  教師的任務為何?學生踏進你的教室,可以學到什麼?可以帶走什麼?
作者雷夫老師(Rafe Esquith)在書中的論述:

**一流老師也教得出追求更高成就的學生,他們會主動學習、自己給自己出功課。舉例來說,喜愛歷史的學生會在家裡鑽研史學、喜愛音樂的學生會在家裡埋頭苦練,更別提熱愛閱讀的學生了。總而言之,精采刺激的課程讓孩子意猶未盡,他們回家後不需督促都會繼續探究深入 

**「資優不等於成功」,如果府上有資優兒童,請務必讓他們懂得這個道理。過人的才華不見得是生活愉快、事業成功、人際圓融甚至是申請哈佛的保證書。和尋常孩子相較,資優生不過是擁有高效率的能力,讓他們在學習的道路上敏捷快速罷了。許多學校過度強調資優教育,而讓這群天之驕子變得自我膨脹,最後眼睛都長到頭頂。資優教育必須強調謙沖為懷。

套句傑出教師柯琳斯的名言:「意志比智商更重要。」誠然,高人一等的能力絕對是上天的恩賜。但是人生在世,若要享受成功幸福的未來,智商因素只佔極小的比例。紀律、努力、堅持加上胸襟,遠比智商來得重要。

**我們看到學生表現優異,常常志得意滿,自以為是教學成功的結果,其實這不過是幻覺罷了。盡責的老師就像一盞明燈,引導孩子找到學習方向,並且提供全新的觀點和經驗。但是「資賦」是學生內在的特質,這是教不來的。在教學上,你往往得不到如意的結果,偶爾看到突出的表現,當然讓老師心花怒放,這是人之常情。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時時提醒自己:任何教學的決策都必須謹慎小心,務必以學生的最大利益為考量。

**不管瓊安得到冠軍還是亞軍,父親的態度始終如一,從不給女兒一絲壓力,反倒是瓊安會要求自己追求更完美的成績。看完兩場泳賽,我彷彿闖入教育的寶山,挖到瓊安的祕密:原來她的謙遜、運動家風度還有同情心,全來自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班上)瓊安珍惜那段朝夕相處的日子,她對所有的老同學都一視同仁,對大家都謙和有禮。在這一刻,我突然懂了,瓊安就是資優生的標竿,她不只是資賦優異的學生,更是資賦優異的全人。

**假如你是個新進教師,我有話告訴你,那就是「苦日子不遠了!」,不管你再怎麼盡心盡力,
到頭來都很可能功虧一簣。但是這並不表示你教得不好,而是教書這工作本來就充滿挑戰,
就算最優異的老師都可能處處碰到挫敗。

而好老師和其他老師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他們從不輕言放棄,而且一旦遇上挫折,
他們一定會再重返教育現場,找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Yes, There are no shortcuts--《成功沒有捷徑》!!紅心

 

 

Rafe   全美最好的老師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師们雖然致力於拯救、延長及改善患者生命,卻很少詢問患者人生的意義! 下面這篇文章, 或許能給我們醫療從業者一些治療之外的自省! 其實臺灣家屬只偏重延長患者生命,不管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的觀念,也該轉變!

-----"What has given your life meaning so far, and what do you hope will give it meaning in the future?" 驚訝

  <The Meaning of Life in Medicine> Posted 06/06/2008

H. Steven Moffic, MD e-mail: smoffic@mcw.edu

Professor of Psychiatry,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Milwaukee, Wisconsin

 Even though we physicians are dedicated to saving, prolonging, and improving the lives of our patients, we often don't ask about what gives their lives meaning.[1] I know that I, as a patient, have never been asked that. Even Dr. Kevorkian apparently did not ask that kind of question to people before assisting them to die.[2] In not doing so, we physicians may be missing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he rise of public interest in spirituality suggests that people are indeed looking more than ever to find meaning in their lives.

Some physicians lead the way. Dr. Breitbart has found that asking terminally ill cancer patients to focus on 4 sources of meaning helped them to dramatically reduce their requests for assistance in dying.[3] These sources are:

  • creativity;創造力
  • reviewing experiences;經驗回顧
  •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正面的態度
  • one's perceived legacy.對遺產的認知

Dr. Van Pelt has successfully done something similar with adolescent patients as well as those with headaches.[4]  I have recently begun to do so successfully with my new psychiatry patients, either in the interview or with a simple homework question of "What has given your life meaning so far, and what do you hope will give it meaning in the future?" 沉思

There are many ways that such a 2-part question can help almost any patient. First of all, it can help us to connect treatment to what is important to each patient. It also can strengthen the patient-physician relationship in a time of brief visits. And it can deepen ou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our own lives.太陽

PS. July-1st  25,000 visitors! Thank you for your visiting!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暖化到底有多嚴重?Conservative Climate

【摘  自】科學人雜誌20075月號
【作  者】比艾羅 ( David Biello )
【譯  者】林筱雯

IPCC官方文件可能低估了氣候變遷問題

全球氣候變遷的徵兆非常清楚:冰河融化、春天提早來臨、氣溫上升。事實上,過去12年中,有11年的氣溫登上了最熱年份排行榜。今年2月,跨國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的科學家和外交人員在討論之後,發表了大眾期待已久的摘要報告。這份摘要報告認為全球暖化現象「非常顯著」,但卻刪去一篇有關暖化加速的參考文獻。IPCC剔除了引發爭議的內容,更限制資料只能來自期刊論文,結果完成了一份保守的文獻,它有可能低估全球暖化的效應,就跟該小組在2001年發表的報告一樣。

IPCC今年總計會發表四篇報告,由來自154國、超過2000位的科學家合作。已發表的第一份報告只檢驗氣候變遷的科學部份,報告的草稿由科學家撰寫,再由主要撰稿人分出章節,例如氣候變遷的歷史或區域預測等。在草稿階段,政府代表和其他審稿人提出的意見超過三萬則。最後,主要撰稿人和外交官在巴黎齊聚一堂,逐字審閱最後定稿,更改用字(例如用「非常顯著」取代「顯著」),或刪除爭議性的發現。

例如,在沙烏地阿拉伯和中國的反對之下,IPCC報告刪除了這個句子:人類活動對地球熱收支的影響,是太陽活動的五倍。主要撰稿人、英國里茲大學的佛斯特(Piers Forster)說:「比對歷史記錄,太陽現在對地表每平方公尺多輸出0.12瓦特,而人類活動留住的熱,每平方公尺有1.6瓦特。所以,其實影響差異有10倍之多。」

IPCC報告會這麼保守,其實也反應了氣候變遷科學的現況。許多模式採用不同的暖化腳本來預測海平面上升程度,預估結果從18公分到59公分都有。而且,這些模式並未完全把格陵蘭和南極的冰河融化列入計算,這兩個地方的冰都在陸地上,撰寫模式的氣候學家無法把陸冰融化寫成簡單的方程式(例如:多餘的熱量X=融化量Y)。格陵蘭和南極的冰河對海平面的潛在影響,可能比預估的更大。

格陵蘭的冰河正在融化,移動速度也加快了,然而變化卻不是線性的。例如位於格陵蘭東岸的康格隆薩(Kangerdlugssuaq)開始融化之後,冰河的質量降低,就無法推擠冰塊來加快冰塊移入海的速度。另外,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科學家霍華特(Ian Howat)的研究,冰河融化增加的流量,80%發生在一年之內,隨後冰河又回到平衡狀態。賓州大學的冰河學家艾利(Richard Alley)指出:「冰河正在融化,融化程度隨時間增加,目前冰河並不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但它還是十分重要。」事實上,控制格陵蘭冰河的變數很多。艾利說:「我們正試著研究一頭離我們很遙遠、組成又很複雜的巨獸,這絕不是簡單的事。」

另外一些重要現象,像是導致雷雨的對流胞,發生的尺度則太小了,科學家只能得到近似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氣候模式學家齊比亞克(Stephen Zebiak)說:「模式不可能直接計算這些現象,科學家只能嘗試找出對流過程的淨結果。」

全球氣候模式雖然有許多缺陷,但還是越來越可信了。如果以過去100年的氣候參數為輸入值來預測目前的氣候,全球模式的輸出非常符合目前的觀測值。精確的模式,讓科學家對預測未來更有信心;而且,所有的氣候模式都認為,在未來20年內,地球會繼續暖化至少0.4

今年4月,IPCC發表第二份報告,說明全球暖化的影響,包括乾旱、豪雨,或其他劇烈天氣的發生頻率和強度都增加了。第三份報告會在5月發表,內容將討論如何減緩暖化,以及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美國對替代能源的態度還不明確,政府投資更多預算研究生質燃料和氫燃料,但是研究再生能源的經費卻減少了。整體來說,現在美國投資在新能源上的研究經費,比1970年代還低。

艾利說:「有些學生認為,目前支助能源和全球暖化的研究經費不穩定,因此他們對投身研究還有顧慮。」即使語帶保留,IPCC報告的結果也證明了,我們非常需要研究替代能源,以及全球暖化的對策。 (本文出自SA 200704


Part II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作  者】房鼎業 施亞鈞 /智慧藏百科 wordpedia.com
 
   CO2
碳的高價氧化物。無色﹑無臭的氣體﹐有微酸味﹐約比空氣重 1.5倍。在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穩定﹐不活潑﹐無毒性﹐可溶於水﹐水溶液呈酸性。臨界溫度31.1。液態二氧化碳冷卻到-21.1﹑壓力為0.415MPa就形成固態﹐固態二氧化碳又稱乾冰。乾冰吸熱可直接昇華為氣體。

        
二氧化碳在地球環境中起重要作用。它是大氣的一部分﹐參加動物的呼吸循環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動物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葉綠素作用下合成澱粉等有機物。

        
生產方法 工業上﹐二氧化碳的主要生產方法有﹕通過石灰石化學加工(或大理石﹑白雲石)而製得﹐純鹼工業也多用此法。作為氫氣合成氣生產過程中副產品﹐在這些生產中往往有脫碳(即脫除氣體混合物中二氧化碳)過程﹐使混合氣體中二氧化碳經加壓吸收﹑減壓加熱解吸可獲得純度高的二氧化碳(合成氨原料氣)從煙道氣中回收﹐煙道氣主要組成是氮氣和二氧化碳。直接從富含二氧化碳的天然氣井中獲得。

        
用途 二氧化碳在工業中有著廣泛的用途。純鹼工業的原料。純鹼是由食鹽和二氧化碳為原料製造的。生產化肥。二氧化碳與氨作用可製得尿素碳酸氫銨等氮肥。合成甲醇。高溫高壓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氫可在催化劑存在下合成甲醇。無機鹽工業原料。一些無機鹽的生產需二氧化碳﹐如鉛白是將二氧化碳通入鹼式醋酸鉛溶液而製得的。冶金工業中二氧化碳用於鋼鑄件的淬火。製冷。乾冰具有很大的製冷效果﹐其昇華潛熱很大。乾冰可壓縮成塊供應用戶。肉類﹑蔬菜及其他易腐爛食品在運輸過程中可用乾冰冷卻保鮮。食品工業中二氧化碳可用於糧食和食品的長期保存。二氧化碳還可用於製造滅火劑和清涼飲料汽水﹑啤酒等。近年﹐二氧化碳還用於開採石油﹑二次採油﹑輸送粉煤等。

        
貯運 商品二氧化碳需經淨化﹑壓縮﹑冷卻而液化﹐置於絕熱的高壓貯器中貯存。二氧化碳一般以三種方法分裝運輸﹕高壓鋼瓶﹑槽車和以乾冰形式裝入絕熱裝置。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y-10-2008  Sat

向天下蠟燭兩頭燒的媽媽致敬~~微笑開懷大笑動畫快遞

當個職場媽咪吧! (2008-05-08自由時報) 

**  不必樣樣犧牲奉獻

**   不必事事親力親為

**   不必天天分秒必爭

**   不必人人勝過自己---用心良苦未必是家人需要且會感激的!!

 

康乃馨   康乃馨-1  康乃馨-2

 

Part II 女兒給笨媽的話

 

,笨笨媽!

 

不要皺眉頭啦!

其實妳是聰明媽,只是我還是愛捉弄妳!

尤其被我叫成胖媽,妳常會氣呼呼的!

 

謝謝妳這幾年的包容~~

在我青春叛逆,桀驁不馴的國高中六年

好強愛爭辯的我,說的話常令妳瞠目結舌!

 

而高中升學不順遂,在校考試成績不佳

妳竟然都說沒關係~~

同學聽到真的好羨慕我!

如果他們知道妳年輕時一向名列前茅

大概更要覺得不可思議了!

 

今年母親節妳必須出席學術研討會去演講(可憐,可憐!)

我中午去陪妳吃便當好了!動畫快遞

 

在此誠摯的祝老媽

母親節快樂!紅心紅心

 

PS. 敬請期待我的神秘禮物喔,~~

  2008May pedo     Ann & Mom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y-08-2008 Thursday
 
Over 20,000 visitors!
謝謝各位的造訪~~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rt I

Les Choristes in Concert

馬可兒童合唱團演唱會 424日 (晚上7:30) 地點:台中市中山堂

424日 晚上,和 Ann去 台中市中山堂聆賞馬可兒童合唱團演唱會 

會場爆滿座無虛席 合唱團天籟般的歌聲令人感動!!動畫快遞

我們最佩服女高音獨唱的Valdez Ophelia 音色很美 高昂卻很輕盈~~

有一頭金髮的男高音獨唱Crevits Jean  很可愛 最受歡迎紅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鋼琴伴奏 Domonic Faricier, 非常優雅的彈著琴~~

音樂會結束後有簽名會 排隊等候的隊伍超級長 吐舌頭

只好說服Ann 放棄

簽名 乖乖回家~~ 好可惜!

 

法國里昂「聖馬可兒童合唱團」曾為法國最賣座的勵志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獻唱(法國本土共累積超過4,400萬美元票房,成為最賣座電影),

因團員在戲中真誠的音樂演繹,結果為本片贏得多項國際性的電影及音樂大獎提名,當中包括2005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及「最佳電影原創歌曲」提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及贏得法國塞撒「最佳電影歌曲獎」。

 

聖馬可兒童合唱團 Les Petits Chanteurs de Saint-Marc

法國里昂「聖馬可兒童合唱團」由尼古拉斯.博特於1986年創辦,現有80名天賦音樂細胞的兒童及青少年團員。

多年來,合唱團走遍非洲、亞洲和歐美不同國家表演,是世界知名的國際巡迴合唱團。

 合唱團在法國已經享譽了二十年,參與演出電影《歌聲伴我心》後更是蜚聲國際,

並且定期在不同的媒體中有演出。他們灌錄了超過十張唱片,曲目多而廣泛,

從原創歌曲、聖樂到民歌都有。他們經常外訪,演出期甚至安排至2011

 

音樂會 日期:2008424日 (晚上730) 地點:台中市中山堂

節目: 放牛班的春天》電影歌曲

其他歌曲包括: 奇異恩典 / 聖母頌 / 如果所有的兒童/ 法文歌曲集錦/ 世界有你 / 耶和華賜福保護你/ 茉莉花 /天使之糧/ Ohnara/ 快樂

 

Part II

放牛班的春天

愛,點亮一群調皮野男孩的生命

讓他們的世界,有音符,也有藍天!

劇情介紹

一個泛黃的日記本,讓聞名全球的指揮家,喚醒兒時的點點滴滴
  『那年夏天,馬修老師踏進鳥不生蛋的輔育院,任務是輔導一群無可救藥的孩子。這間輔育院臭院長是「鐵的紀律」的擁護者,校規嚴厲連馬修都嚇到。平常學校內沒啥娛,新老師自然成為課外活動的目標物。無意間,馬修老師發現了這一群孩子有著唱歌的潛能,便突發奇想,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組合唱團,但受到鐵血校長的阻撓,他真的能成功嗎

 

野男孩也能出頭天!

  1位好老師,勝過100個好警察!正因他們的不放棄,挖出叛逆外表下的善良和潛力,小天使才能高聲歡唱生命之歌。即使沒有父母,擁有馬修這般讓人感念一輩子的老師,誰說問題孩子沒有希望?【放牛班的春天】裡的新老師馬修(演過70部電影的法國實力派演員Gerard Jugnot),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有來低收入家庭的、有過度頑劣被趕出來、還有雙親戰死的孤兒。而輔育院院長崇尚「鐵的紀律,凡調皮搗蛋者,皆關禁閉,校園儼然成為地獄。菜鳥老師雖然常被整得團團轉,但仍選擇背叛院長,硬是要將學生組一個合唱團。馬修用音樂啟發孩子的潛能,還教導生命的真諦。夏天過了,野男孩個個成為發光的小天使,並擁有一生受用不盡的珍貴寶藏

放牛班的春天-1   放牛班的春天-2      放牛班的春天-3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4-15 (Tue)記者會            
                                                               小酷妹變正美眉!露齒笑開懷

愛美不怕疼!齒顎矯正、正顎手術、牙齒自體移植、裝假牙樣樣來

醫師:矯正牙齒需按部就班,並非一蹴即成!

2008-04-15新聞稿】

 

年輕人愛美不怕痛,除了對於整形、美容的接受度逐漸增高,「正顎手術」、「齒顎矯正」也不再是年輕人望之卻步的一種治療了!

台中市一名十九歲的廖小姐,在依序接受齒顎矯正、牙齒自體移植、正顎手術等治療後,原本歪斜不整齊的牙齒、

戽斗的下巴通通不見了,目前不但可正常咀嚼進食,臉型外觀也更加亮麗了,不少朋友還以為是做了整形手術。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學研究中心齒顎矯正科李慈心醫師表示,目前有越來越多年輕人來醫院接受矯正治療

不過齒顎矯正時間長、過程複雜,有時還須配合正顎手術才能完全將上下顎骨及齒列對齊。建議民眾在治療期間,

應先與醫生謹慎討論每一步驟的治療順序,才能擁有一排健康的整齊牙齒。

 

目前就讀專科的小姐表示,想起以前缺牙、牙齒不整齊、下巴戽斗的模樣,常讓她不敢露出牙齒開懷大笑,

現在經過齒顎矯正、正顎手術、牙齒自體移植、假牙裝置等治療後,不僅吃東西能很順利的將食物咬斷,臉型也變的更漂亮了。

小姐說,雖然兩年來為了矯正牙齒,正顎手術治療時經歷過六週只能吃流質、臉頰腫麻、牙齒痠痛等痛苦過程,

但是看到矯正後的改變,覺得吃再多苦頭都值得了,許多很久不見的朋友都以為自己去整形了呢!

另一位二十三歲的小姐也是剛完成正顎手術的成功案例,小姐表示,自己從小下巴就有戽斗的情形,

由於要等到成年後才可以進行正顎手術,所以直到前年才就診,去年動了正顎手術,現在矯正完成後臉型、

牙齒排列都跟正常人一樣,也沒有咬合不正的問題了!

 

李慈心醫師指出,現在有越來越多像小姐與小姐這樣的年輕人前來求診,尤其許多想矯正牙齒、下顎戽斗民眾更是與日俱增,

若伴隨有缺牙的問題,這一類型的患者治療過程更繁複,往往時間需花費二、三年以上。醫師表示,

正顎手術矯正治療不是整形美容,絕非一時便能見到效果的,需要先進行全口牙齒矯正,將上下齒列整平後,

再進行正顎手術,一次導正偏移的上下顎齒列,術後將口腔牙齒細微調整,短期即可處理完善。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學研究中心齒顎矯正科李慈心醫師表示,正顎手術需開刀、住院,術後恢復期大約二個月,這段時期只能喝流質

必需等骨頭完全癒合後,才可正常進食,術後大約有半年時間不能用力咬咀嚼食物,治療過程頗為辛苦,所以如非必要,

醫師不會貿然要求患者進行正顎手術。李慈心醫師說,許多患者只求顏面立即改變的整容效果,直接進行正顎手術,

但欲速則不達,不只齒顎無法達到正確咬合位置,術後可能花費數年仍無法將偏移的齒列矯正好。

有些患者因此再進行多次整形手術,不只花費額外診療費用,忍受多次的皮肉之苦,傷財又傷身。

 

針對齒顎矯正治療,李慈心醫師表示,牙齒矯正治療的最佳時機,是在十五歲以內骨骼尚未完全發育完成前開始;

正顎手術則最好等待青春期過後,顎骨生長穩定後再進行(至少18歲以上),李醫師建議民眾齒顎矯正前需與醫師詳細討論,

矯正完成後也別忘了定期回診,才不會讓辛苦而漫長的過程白費喔! 紅心紅心

 新聞聯絡人     郭育宏 0936-822-681   張中翊 0970-077808

04-15-press

 

 

 見04-16中/中廣/中央社/台灣時報 以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416/2/xdiq.html

 

http://tw.news.yahoo.com/photo/url/d/i/080415/1/20080415_1581903/20080415_1581903.jpg.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415/5/xc6b.html

 

Part II (附錄) 正顎手術(Orthognathic surgery)後護理

1.     手術前

照會矯正牙科檢查評估治療蛀牙,合牙模上矯正器,血庫備妥自捐血,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

2.     手術部位

隱藏在口腔內。

3.     手術後

(1)    手術當天為矯正先天性或外傷性的咬合不正,上下排牙齒以鋼絲固定四至六週左右。

(2)    維持呼吸道的通暢,手術當天麻醉插入氣管內管經鼻子咽喉到氣管,外接潮濕氧氣為方便抽痰使痰液不黏,

           此管子維持到病房,口中插有呼吸管子時需禁食,且不便說話,可準備筆紙溝通,隔天拔除管子,口中無管子則可說話。

(3)    拔管後,上下有鋼絲固定或矯正器黏在牙齒上,在四至六週裡每次進餐後或兩餐之間及睡前,

            以小牙刷或沖牙機清潔口腔,保持口腔清潔可使用牙膏,漱口水或是冷開水來漱口,使口腔異味減少,增進舒適。

(4)    預防臉部腫脹抬高床頭30-45度,手術後四十八小時內冰敷,48小時後改用毛巾熱敷減輕臉部腫脹。

(5)    由於使用鋼絲固定上下排牙齒約四到六週,因此只能進食流質飲食。種類如牛奶(鮮、調味、木瓜、果汁奶等)、米漿、豆漿、

           乳酸飲料、果汁、冰淇淋、奶昔、魚、雞、排骨湯、過瀘的米湯或玉米濃湯等,約兩小時進食一次;直到鋼絲拆除後才能改成軟食。

(6)    手術後傷口疼痛可以注射止痛針,由口進食後可一天四次服用止痛藥來減輕疼痛。

(7)    一般住院天數約3-5天左右出院,1-2週後回診追蹤。

(8)    口腔內縫線是可吸收線不需要拆線,四至六週後回診矯正牙科除去牙固定之鋼絲後,繼續一年左右牙齒矯正以利牙齒咬合穩定。

   

      術前須讓患者瞭解,除了矯正咬合不正外,最重要的是臉型將改變。手術以後的腫脹會使外形暫時不如理想,

但是數星期經自然消腫後,即可改善而達成效。執行這一項手術時,事前的溝通工作;無論是臉形的改變.

抑或是手術後的狀況說明可減輕患者術後的焦慮不安。因此需要時間重新認識自己,同時周遭的親朋好友也要調適。

而居家護理重點,仍是保持良好口腔衛生。 微笑 動畫快遞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rt I 大學應給學生哪些必要的生存訓練?

上週收到學生輔導組 的mail,才又想起去年12月26日中午去和營養二”聊天”的事。

當天學生回應真的很熱烈。看見mail提及--”至今仍有回應上次演講,覺得受益良多!謝謝醫師!”,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當天其實我主要引述的,是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在2006年十二月一日《天下雜誌》於成大舉行的「實力,就是未來」校園論壇中的講稿---年輕人得培養跨領域的生存能力!轉載在part II給大家一起閱讀。尤其我們這些老師更該思考---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當資訊的取得對大家都是既簡單又迅速,年輕人的競爭基礎在哪裡?大學應給學生哪些必要的生存訓練?
PS.

2008039 上午 10:25

Dear慈心醫師:

  您好!只是想與您做個確認,附帶一題,醫師上次提供的文章:為什麼要考研究所,學生輔導組這邊也有把它放在公告欄上,看閱學生眾多,非常感謝提供此資料,部分學生至今仍有回應上次演講,覺得受益良多!謝謝醫師!

  祝  平安喜樂 

           惠媛敬上

◤▔▔▔▔▔▔▔▔▔▔▔▔ ◥
   中山醫學大學學生輔導組 
     ☆☆☆許惠媛☆☆☆
  電話:04-24730022轉11240
     傳真:04-24715025
     E-mail:aone@csmu.edu.tw
     辦公室:研究大樓地下一樓
◣╴╴╴╴╴╴╴╴╴╴╴╴◢
歡迎光臨網頁:http://osa.csmu.edu.tw/front/bin/cglist.phtml?Category=37

Subject : 96學年度下學期班級輔導主題確認 

1.學習效能

2.生涯規劃(留學)

李慈心醫師

牙醫系

1.分享學習的秘訣。

2.探討如何準備出國留學?

時段可再協調

 

Part II 實力,就是未來」校園論壇
 蔡英文~~年輕人得培養跨領域的生存能力


「相較於我們,你們是幸福的,因為你們的老師都受過一流的訓練,」但是,「我不願意再過一次年輕人的生活,因為我蠻同情你們,你們的前途很坎坷,」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在2006年十二月一日《天下雜誌》於成大舉行的「實力,就是未來」校園論壇中,對著全場爆滿的學子們說。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當資訊的取得對大家都是既簡單又迅速,那麼年輕人的競爭基礎在哪裡?大學應給學生哪些必要的生存訓練?蔡英文誠摯地分享她的求學歷程:

文/《天下雜誌》編輯部
剛才來的路上,我在想,台灣的教育告訴我了什麼?
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台大,尤其是法律系,有德國教育出來的老師,有受日本教育的老師,也有美國回來的老師,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他們的背景、表達方式、邏輯都不一樣。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我一直覺得做學生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我記得,畢業前最後一科考試後,有一個同學從後面趕上我,說「蔡英文,我今天報仇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平常老師講的我都沒聽懂,今天我的考卷他一定看不懂。」這一句話,真的道盡了我們大學四年。
回想大學四年教了我什麼?我都不太記得,但是我的老師們至少教了我一件事情,那就是當你不懂的時候,要怎麼去求生存。
相較於我們,你們是幸福的,因為你們的老師都受過一流的訓練,他們的思考比較有系統,教育也有系統。可是,我發現你們年輕人正在喪失一個必須的生存能力。你沒有辦法在一個複雜的邏輯網絡裡面,去釐清跟處理一件事情。
外面很多事情,不是學校裡可以學到的。外面的世界變得很快,你今天四年所學到的東西,很可能當你畢業時,就已經過時了。

想不想再過一次大學生活?
我常常問我自己說,到底想不想再過一次大學生活?跟各位很坦白的說,我不想再過一次那樣的生活了。
我記得小時候念書,常常聽不懂別人說什麼。後來我發現,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領受的能力,就像天線一樣。你的頻率不一定跟老師的頻率一樣。你常常會聽不懂,所以就必須調整。最寶貴的學習過程,是那個調整的過程,而不是你記得老師告訴你什麼。
當年念法律系,會發現每一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一定有甲說,乙說,跟丙說,甚至到丁說。但是在現實裡,只有三說,就是肯定說、否定說、跟一個調和後的學說。

妥協,不是犧牲原則
其實在人生裡,很多問題都是妥協說。妥協,不是犧牲原則。很多人把妥協跟犧牲原則劃上等號。如果你是這種態度的話,那你的日子會很痛苦,而且呢,你沒有辦法解決事情。因為只要是人,思想一定會不一樣,會有衝突。這個時候,就必須要經過協調的過程。
我們以前去談判時,有些年輕代表為了表示他是意志堅定的,一開場就說「這是無法妥協的!」我會跟他講說「那你今天來幹嘛?」如果問題要解決,你就要妥協。
我不願意再過一次年輕人的生活,因為我蠻同情你們,你們的前途很坎坷。因為現在的科技非常發達。
這個世界好像沒有去不到的地方,或接觸不到的東西。好像什麼都能靠電腦幫你解決。然後之後呢?之後你們的日子會很難過的。當資訊的取得對大家都是簡單的、及時的、而且是迅速的,那你的競爭基礎在哪裡?

我在康乃爾大學念書的時候,常到圖書館書庫裡找判例。找到那一剎那,你會有種虛榮感,因為你跟這麼多書本在一起,而且你可以處理這些書裡的知識。
可是今天,你只需要進到資料庫,輸入關鍵字,電腦就可以幫你做到了,甚至連那個評析它都幫你找出來。那你拿什麼跟人家競爭呢?單單知道怎麼去取得資訊,是不夠的,這些已經是基本條件了。
你們這個世代比我們這個世代辛苦,如果你要面對競爭,有些是基本條件。

第一,你必須能夠「運作」,而且是在跨國界的情境裡運作。
將來你會發現,你所工作的環境,無論是坐在家裡也好,或是在辦公室,你的情境,其實已經是跨越國界了,有時候更是跨越時空。你必須要讓自己在不同的文化、不同情境的互動裡,都能夠自在。
當你跟一個英國人講話時,你要用他的文化角度、他的語法,跟他講話。當你跟美國人講話時,用他的腔調、他的邏輯去講。

我曾經在兩個星期裡飛完世界一周後,空中小姐問我要吃什麼,我想了半天,跟她要兩種東西,一個叫可口可樂,另一個叫做泡麵。
今天我們腦袋裡,已經是有東方,也有西方的東西。對,我們已經生長在一個混合的環境裡。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能喪失你的歸屬感,因為要有歸屬感,你才能在全球自在地遊走。
第二,各位要的是什麼能力呢?我這裡寫的是「跨領域」。這是我們大學改革中最重要的方向,大學教育必須要是跨領域的。
在上一個世紀,很有可能三、四代,甚至百年的家族都做同樣的工作。但是各位同學,你大學四年念完以後,很有可能第一個挫折就會出現,因為你找不到工作。
為什麼找不到工作?因為你的訓練,跟社會的需求,已經脫節了。等你工作了一陣子後,你可能又要失業,因為現在做的工作,已經沒有了,你必須要換很多工作。

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我們是不是在教育中,給學生太多面對社會所不需要的知識?我們給知識,而沒給他必要的生存訓練。
我們需要不同領域的訓練,不需要每個領域都深入,但是每一個領域都要涉略。而且要有自己組織這些知識的能力,把它轉化成自己吸收的、分析的、思考的系統。

我記得在美國念法律時,老師每天進來教室,就說我們今天要討論六個判例。「某某同學,你告訴我們這些判例在講什麼?」然後他會繼續問,問到答不下去,就換另外一個人答,問到所有的人都答不下去時,就下課了。
老師從來沒有給過我們答案,每次下課後,我都會問旁邊的同學說「那答案是什麼呢?」你要自己去找答案,把自己救出來。

第三,你需要的是「溝通能力」。現代人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為什麼?因為通訊科技太發達了。

老的時代裡,你寫信,一封信從寫好、寄到,然後對方再回信,可能要好幾天,或好幾年。可是今天,上網就好了,每次都是立即發生的,馬上問、馬上答。
換句話說,你必須在很短的時間裡,很精確的掌握你的語言,掌握情境。更重要的是,很精確地掌握對方的心情,和他的想法。

一個會溝通的人,不是天天講話的人。通常那些比較安靜的人,才是會溝通的人,因為他知道怎麼觀察你,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知道怎麼回答你是最有效的。溝通考驗的是你的同理心、感受能力,還有你表達自己的能力。

要了解人性
那麼,要怎麼做一個有同理心的人呢?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人性。不論你未來做軟體或硬體設計,或者是醫生、做廣告、行銷等等。最重要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服務的對象心裡在想什麼。
所以各位同學,文學作品還是要看,我也不反對你們看韓劇,無論哪一種都可以看,因為它代表的是不同的感受,不同表達的方式。把自己放到他的情境裡面,當你在他的情境裡面,你會怎麼樣做反應?你的感受是什麼?

最後,這裡我加了一個字,叫做「熱情」。如果你沒有熱情,你可能喪失將來再往前走的動力。
我忍不住要再放一個字,就是「好奇心」。好奇心就是你要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但是不要好管閒事,不該管的事情不要好奇。好奇心跟熱情一樣,都是你往前走的動力,如果沒有這兩樣特質的話,你的人生是很枯躁的,沒有動力。

回到原點,各位同學,前面的日子會愈來愈困難。外面的世界,是更複雜的,很多時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很多時候你沒有辦法分辨,但是這終究是你必須要面對的一個人生。
當你面對人生的時候,千萬要冷靜。有時候你會喪失信心的,但是喪失信心也不是一件壞事。喪失信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問題出在哪裡?只有在喪失信心時,你才會去質疑事情,才會進步,這些都是你將來再往前走的動力。

當你再回頭看你坎坷而具挑戰性的一生時,或許你們會認為,你們的人生比我們的更有趣。彩虹太陽彩虹太陽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ar-10-2008 Monday
  已超過15000人次!
  謝謝各位部落客的造訪~~
  Sorry, still too busy!
 有空再寫些字與大家分享生活心得~~微笑動畫快遞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Folkman-1Dr.Folkman-2Dr.Folkman-3

In Memoriam: Judah Folkman, MD (1933-2008), A Giant of Cancer Therapy 

Medical Community Mourns Loss of Judah Folkman醫界哀悼Judah Folkman殞落

By Allison Gandey-Medscape Medical News (轉載自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January 24, 2008 — 週日在波士頓的Temple Israel,有超過500人出席Judah Folkman醫師的追悼會,這位著名的癌症研究人員在上週因為心臟病或中風猝逝;癌症研究者、麻塞諸塞科技研究中心的Robert Weinberg博士向Medscape腫瘤學表示,我們無法知道他的死因,許多人表示,對於享年74歲的Folkman鞠躬盡瘁並不感到意外,他在前往溫哥華演講的途中,於丹佛國際機場猝逝。( 註:Jan-15-2008)

Folkman博士是波士頓兒童醫院血管生物計畫的發起人兼負責人,也是哈佛醫學院的細胞生物與小兒外科教授;兒童醫院院長James Mandell在有關Folkman博士死亡的聲明稿中表示,這不只是我們醫院的損失,更是全球的大損失,Folkman是真正具有遠見的科學先驅。
  
  Folkman博士於1970年代首先提出可以藉由切斷腫瘤的血液供應控制癌症,這是革命性的觀念,在當時受到醫界的懷疑,當時的研究大部分聚焦在癌症細胞,Folkman 博士則是到今日都還持續血管新生的研究,且在此一領域建立了研究基礎。

目前在全球已經有許多科學家跟著投入這個研究領域;Folkman博士的實驗室從腫瘤純化了第一個血管新生蛋白質,發現了第一個血管新生抑制劑,並且展開了抗血管新生治療的臨床試驗。
  
  目前,在美國和其他27個國家已經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治療癌症和黃斑點退化,市場上已經有10個新的抗癌藥物,全球有超過120萬人接受抗血管新生治療。
  
  Donald Ingber醫師在網路懷念論壇中表示,目前沒有一位科學家像Judah Folkman一樣對生物和醫學有這麼重要的影響,他和Folkman 博士共事將近20年,而Folkman 博士在兒童醫院任職超過50年;我相信他是少數在多年以後還會被記住的科學家之一。

但是,Folkman博士的許多成果是付出很多代價的,兒童醫院的Robert D'Amato醫師表示,身為外科主任時,他每天很早就來巡房,後來專注在實驗室工作時,他一樣付出相當多的時間,他總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回家,和他共事的我們認為這一切就是這樣自然。
  
  D'Amato醫師表示,我從Folkman博士身上學到很多,他教我一定要回應病患的要求,並且一定要想辦法讓病患有希望,他教我堅定是帶來新觀念的必要元素,他以實例告訴我必須了解病患的痛苦,並且要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法,他將病患列在第一優先,他的實驗室就是病患抵抗疾病的武器。
  
【給病患希望】
  D'Amato醫師表示,Folkman博士知道抗血管新生治療可以解救數千人命,他認為他必須努力以確保實現,他認為讓這實現是他的使命,也因此他飛到加州說服Genentech繼續研究Avastin [bevacizumab],也因此他飛到國家癌症研究中心說服他們進行血管新生抑制劑的試驗,他從未停下腳步。
  
  D'Amato醫師強調,Folkman 博士將他生命中的每一分鐘都用在讓病患能有更好的治療上,我敬他如父是因為他對我的教導,而你應因他對人類的貢獻而愛他,他的貢獻是稀世珍寶,我們也該感謝Folkman夫人和他的家人,和全世界分享這麼棒的一個人,他們的付出一樣偉大。
  
  Folkman夫人,Paula,現年 47歲,是和Tanglewood Festival Chorus共同演出的歌手,Folkman夫婦居住於麻塞諸塞州的布魯克林,育有兩女— Laura和 Marjorie,有一位孫女 Hannah。
  
  Folkman博士著作有將近400篇經過同儕審核的文獻,以及超過100本書與專題,他有許多榮譽學位,獲得許多全國與國際獎項,他被選為國家科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美國哲學會、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中心等的院士;2006年時,Folkman博士是布希總統指定組成國家健康研究中心全國癌症諮詢委員會的七個人之一。
  
  Moses Judah Folkman於1933年出生於克里夫蘭,是猶太後裔,他有一兄一姐,因為父親有病在身而肩負家庭重擔;Weinberg 醫師向Medscape腫瘤學表示,我想可能因此而啟發他必須讓人們獲得治療而過好的生活,因此,他開始對青蛙和老鼠進行一些生物實驗,這在後來成為他的人生。
  
  Folkman博士畢業於俄亥俄州立大學,然後繼續在哈佛醫學院就學,1957年畢業之後,Folkman博士開始在麻塞諸塞州綜合醫院擔任外科住院醫師,並在1964至1965年期間擔任外科總醫師。
  
  Mary Ellen Pierce在線上懷念論壇中提到,我第一次遇到Folkman博士時,他正開始他在兒童醫院的工作,我當時是一個20歲的外科新手護士,常常在其他住院醫師都回家過夜時,他還在病床邊陪小孩,他可以24小時隨時回來巡房,他為病患檢視每個小細節,對他而言,沒有不重要的事情,他可以趕來只為了幫病患倒一杯水或者和他們一起玩玩具。
  
  她表示,Folkman 醫師隨時都可以進行機會教育,他可以在廢紙甚至床單上畫圖解說觀點;溫暖、機智和明智,他的心智是如此難以置信的完美結合,每個認識他的人都可以分享他的諸多軼聞,而這些也讓人知道他是如此平易近人,即使他的國際地位日漸崇高,他也不會不對認識多年的老友打聲招呼。

【會影響他人的熱心人士】
  Maria Rupnick醫師表示,Folkman博士會在實驗室會議中提出許多有遠景的觀念,偶爾,他會遇到一些因為某些因素無法成功的版本,許多人會因此感到沮喪,但是他不會,他只是說,好吧,那什麼才對呢?這代表什麼呢?反覆如此,Rupnick醫師寫道,對這些有挑戰性的問題,我會找出新的有反應的可能性。
  
  她表示,新的重要觀念已經提出,必須知道已經完成哪些—你是某件任務的一部分而非個人,因為實驗室擴展,Folkman博士繼續以他有感染力的熱心和具啟發性的願景強化這充滿創造力的氛圍。
  
  即使不認識Folkman博士的人也提到了他對他們生活的影響,Jim MacDonald醫師表示,他在1990年代初期出席多場演講,MacDonald表示,他和他的同學體認到那些演講的偉大,如果我們在路上看見他,我們會交頭接耳的說我們看到了名人,Judah在那裡耶。
  
  但是因為一些因素,Folkman博士避開了聚光燈,儘管有諸多邀約,他很少上電視;D'Amato醫師表示,他告訴我要低調,因為同儕忌妒會破壞一個人的工作能力。
  
  Mimi Thompson Breed在線上懷念論壇中寫道,Folkman 博士的死,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卻是這麼突然;他的早逝,讓我們這些年輕後輩無法更深入了解他或者受他啟發,對此,我至感哀傷;在1980年代,她任職於哈佛醫學領域新聞辦公室;她指出,我希望有一天,Judah Folkman醫師/科學家/人道主義慈善家獎,任何獎章都比不上諾貝爾獎對他的肯定。
  
  Jo-Ann Rosen護士指出,兒童醫院和世界癌症研究的燈光黯淡了,也許受到Folkman博士的願景啟發的人可以再度點亮並指引治療癌症的方向,這也是博士所希望見到的,我們必須追隨他的典範—追求你的夢想、從不放棄、相信你自己;他的記憶將是永恆。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管你或妳現在是多少歲?請抽空看一下本文.............
中風年輕化 (轉載自網路文章)
  藝人趙舜最近舉辦感恩會慶祝自己重生,一年前他被醫師宣判為「腦幹栓塞中風」,腦部檢查時才發現以前有過小中風跡象卻不自知,直到有天早上送孩子上學後,全身冒冷汗、暈眩、手腳沒力,才知道自己中風了。類似趙舜的例子愈來愈多,且年齡逐漸下降,他的一位導播小老弟 36歲,也中風了。
   很難想像,中風圖像已從過去熟知的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前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前總統嚴家淦,轉為中壯年即中風的作家陳映真、企業家溫世仁、藝人陳松勇到趙舜,甚至更年輕化到五、六年級生,如地雷般在你我周遭引爆,尤其小中風,發生機率有上升趨勢。
    衛生署最新統計,40 歲以上平均每9人有一人發生過小中風,日後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10倍。另項研究指出,台灣都會區 35歲以上中風盛行率每一千人 18.9人,鄉村區人 13人。中風已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  。特別在這濕冷、溫度下降的時節,中風猶如陣陣疾風,毫無預警起吹。根據統計,每年12 月至 2 月最易中風,天氣寒冷促進血管收縮,管壁變小血流壓力大,容易破裂造成出血。
    究竟中風有哪些徵兆?該如何預防?如何管好血壓?萬一中風了又該如何把握黃金期接受治療與復健?復健是一條漫漫長路,中風後不僅身心遭受外人難以想像的折磨,對家人更是沉重。  
    導演吳乙峰在「生命」紀錄片中,用鏡頭紀錄中風後的父親意志消沉癱坐在輪椅上,他說:「我很難把以前笑容可掬、待人熱情的父親聯想在一起。」如何照顧中風患者?照顧者又該如何先把自己照顧好?這些都是重要課題,值得關注與學習。    
 
現象篇  
  第一現場——我 40歲,卻中風了
  這個故事將顛覆你對中風的看法。張文玲,在醫學中心圖書館工作,平時經常對家人、朋友叮嚀要重視健康,要這樣那樣做,講得頭頭是道。萬萬沒想到,才40歲出頭,有一天,她竟然中風了。
  11 月 17日,她一如往常,負責西文醫學期刊的管理工作,當時她對某個專案做法有意見,跑去跟會計室溝通。一向口齒清晰、擅於表達的文玲,突然發現自己說話打結了,愈想說就愈結巴,一堆想法塞在嘴巴內,表達變得很吃力。

 
     「我覺得好累,」文玲垂頭喪氣慢慢踱步回辦公室,對同事抱怨溝通受挫。恰好有醫生來圖書館找她,文玲趕緊請教是不是自己壓力太大,導致言語表達困難。這位醫生當場請文玲唸一段文字,結果狀況還好。隔天就週末了,醫生建議她觀察兩天再說。
    週末假期並無法讓文玲充飽電,她感覺身體很笨重、拖不太動,全身不舒暢的疲累感持續至星期一上班日,只好請假休息。星期二一大早到辦公室,超乎想像的疲累感持續著,愈想愈不對勁,文玲決定看門診,找醫生開鎮靜劑。
    她直接問醫生:「我是不是中風了?」文玲的父母、外公外婆,甚至叔叔、堂哥都曾經中風,家族史逼使她發出疑問。醫生回說:「不太可能,妳還很年輕。」畢竟,文玲只出現語言障礙,肢體還無明顯異常。
    不知道自己曾經小中風過先做電腦斷層檢查( CT),片子清楚顯示一個黑點,文玲的後腦左邊曾經發生過腦血管阻塞。「這是舊傷?我曾經小中風過!」文玲直搖頭,不可置信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道。

   做完電腦斷層,文玲還慢慢走回辦公室對同事宣布:「晴天霹靂,我有過小中風。」同事們一臉驚愕,因為實在看不出來啊。星期四,同事們發現文玲走路愈來愈偏,臉也逐漸歪斜,趕緊提醒文玲,種種跡象顯示不太對勁。文玲立刻打電話給醫生,醫生要她不要等星期五回診了,當天就直接掛神經內科許立奇醫師門診。
   許立奇聽完文玲敘述這幾天的身體變化,立刻安排她隔天住院。住院後進一步做磁振造影檢查( MRI),這才找到導致語言障礙的元兇。文玲的腦中間偏右上方血管有阻塞現象,這條血管與舊傷是同一條。
   文玲被診斷為阻塞性腦中風,她的顱內血管先天性狹窄,更誇張的是,住院檢查後才知道自己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當時最令文玲感到惶恐的是,糖尿病讓中風後的文玲產生視網膜眼底病變,為了控制糖尿病,需接受胰島素療法。  
  「往後要自己打胰島素了。」當醫生開始幫文玲注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時,文玲的妹妹非常不能接受,「這麼一打不就代表終生都要靠胰島素了嗎?」一度想阻止。
   
   除了糖尿病,高血壓也是腦中風的重要元兇,文玲在醫學中心圖書館工作長達 20 年,深諳各種醫學常識,竟然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左右手不協調  
 
  「我錯過兩次健檢,加起來就是4 年,」文玲坦言以前對健康檢查很不以為然,原本 11月7 日要做員工健檢,恰好當天她身體不舒服請假在家,體檢課還特地打電話關切,她並不太在意。
   如今回想,文玲冒出一身冷汗,因為她出國5天,回國沒幾天就在辦公室發病。幸好沒有在國外發病,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文玲住院後,中風症狀更加劇烈了。「我感覺不到我的左邊,我看得到東西,有力氣也有知覺,但左手好像伸不太出去,必須右手先去抓東西,才能帶動左手伸出去,腳的情況也一樣,」文玲斷斷續續費力描述症狀,旁人卻往往聽得一頭霧水,很抽象也很模糊的敘述,「只有復健師知道我在說什麼。」

      醫學上,這是典型「外星手症候群」( disconnection syndrome),左右腦各自為政,無法溝通協調,左右手會互相干擾。也就是說,文玲的感覺統合出了問題。當她腦中想到一個動作而不去執行,腦子就無法處理下一個動作,偏偏文玲的思考比動作快,問題更加嚴重。玲想去洗手間洗水果刀,突然想要上廁所,因為洗水果刀這個動作還沒執行完畢,腦子無法處理下一個想要做的動作,文玲就一直開開關關廁所的門,無法自主。
   「我弟妹問我到底要幹嘛,我說要去把水果刀拿出來再去上廁所,」文玲的認知功能完全正常,她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腦子因為洗水果刀的動作尚未執行完畢,無法下達上廁所的指令,其結果就是她不斷開開關關廁所的門。
 
需仰賴過去的慣性動作  
    從旁看文玲的行為,好像腦筋短路了,其實是因為腦血管堵塞的位置在腦幹中央,致使感覺統合失靈。住院三個星期,文玲的復健重點在於強化左右腦整合。答應接受攝影記者拍照的前兩天,文玲出院了,聽她說話偶爾仍有點ㄎㄟㄎㄟ(不太順暢),走路微跛,外觀上大致正常。然而,文玲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腦部受損導致左右腦不協調,使得文玲很多動作需以代償方式進行,亦即必須仰賴過去的經驗與慣性。譬如寫字,「我可以寫字,卻不是在有知覺的情況下完成的動作,筆畫我並不真正知道,純粹是過去經驗的反。」  
   坐在病房內,文玲坦言內心有點害怕、慌張,尤其擔心回去上班後,無法處理好原本駕輕就熟的工作。她甚至詢問醫師是否可以申請殘障手冊,「萬一別人不清楚我『秀斗』的原因,這份手冊可幫我證明。」我們去圖書館為文玲拍照,她辦公桌上擺滿各種藥物、血糖機,拍照進行到一半,必須喊停,因為打胰島素的時間到了。她轉過身背對我們往身上紮針,回頭又笑著請我們稍等一下,她還得補充食物。
    隨時監測飯前與飯後血糖、血壓、注射胰島素、回醫院接受復健治療,已成為她每天不可不做的功課了。才40 歲,文玲就必須面對這突來的生活變化,她在很短時間內做好調適。「我知道不可能再回復到原來的樣子了,只好樂觀面對,」文玲微微一笑,她承認過去這些年太疏忽健康。
 
   『好煩、好煩』,是近十年來我最常說的話,我的壓力很大,卻始終沒有能力排解掉,甚至連別人的關心也成了壓力源。」
    母親因中風過世,文玲身為長女又未婚,一肩承擔起家中大大小小事。中風住院那天,去大陸探親的父親回台飛機延誤,親戚打電話要她處理,只因為父親對大陸親戚說,只要打電話給文玲,一切就可以搞定。
    許多研究指出,壓力與中風有關,要求完美的文玲承載了多年壓力,身心俱疲卻始終不正視,導致身體愈來愈難以負荷,直到腦子提出抗議。

      像文玲這樣的例子,愈來愈多,神經內科醫師、護理長、復健師從臨床上觀察,不約而同指出一個現象:在台灣,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值得關注。
 
現象篇
 中風吹向六年級    
 
    別以為只有老人家才會中風,二、三十歲就中風的年輕人,已愈來愈多。在台北榮總162病房(中風病房)擔任護理長的林春梅, 18歲即進入榮總工作,至今已30 年,最近四、五年來她觀察到,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男女皆然,有些才20、 30 多歲就中風了。台北榮總神經內科資深主治醫師陳昌明也發現,以前一年頂多遇到一、兩位50歲以下的中風患者,「現在每個月都有好幾個。」很多年輕人中風多有家族史,但自認年輕,不注意警訊,林春梅護理長不禁搖頭,「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糖尿病。」
 
    壓力也是年輕人中風常見原因之一,林春梅印象深刻有位男病患才29歲,沒有高血壓病史卻發生出血性中風。
    他連開兩家連鎖便利商店,經營管理的壓力過大,常常失眠、長期抽菸,免疫力持續下降。當免疫力不好,血液循環自然差,血管容易硬化,在毫無警訊情況下中風了,左半邊癱瘓。為了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他憑著意志力忍受疼痛,很認真復健。  
    腦中風長年來盤據台灣十大死因,根據衛生署統計, 2005 年因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達13139人,高居十大死因第二,僅次於癌症。台北榮總神經血管病科主任胡漢華教授曾進行台灣首次腦中風發生率與盛行率比較研究,結果顯示都會地區 35歲以上中風盛行率每一千人有 18.9 人,鄉村地區則為13.0人。
   都會區中風的年輕人比鄉村地區高。這項研究指出,台灣腦中風死亡率雖有趨緩跡象,發生率卻不降反升。甚且,發生小中風的機率有上升趨勢,卻不被國人注意。即使連衛生單位至今才開始做全國中風登記,約一年後才能呈現較完備的資料。
   根據統計,20-50%的腦中風患者在中風之前,曾經發生過暫時性腦缺血,即俗稱的「小中風」。小中風患者日後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10倍。國民健康局研究也顯示,台灣地區 65 歲以上,每12人就有1 人發生過小中風,如果把 年齡降到40 歲以上,那麼平均每9人就有1 人發生過小中風。
    中風跟其他疾病最大的不同在於,必須花費相當時日做復健,如果一個社會的中壯年人口愈來愈易腦中風,人口出生率又不斷下降,難以想像將對社會的生產力與國力造成何等影響。
 
預防篇  
 預防中風,先管好血壓    
 高血壓是中風的主因,但許多人不知道自己血壓有多高,你呢?英國威爾斯健康與社會照護研究所朱力安哈特醫師,是研究高血壓的專家,他指出,如果將所有的中風暫時視為同一類,高血壓無疑是導致中風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容易控制的方法。」
 
   偏偏在台灣,控制高血壓卻最被國人忽略。根據國民健康局 2000-2003年的統計,台灣 20歲以上高血壓盛行率男性約24.9%,女性 18.2% 。值得擔憂的是,竟然有約四成的男性、五分之一的女性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而好好服藥控制血壓的比例,台灣拜健保已實施 10年之賜,從小於 10%爬升至約 25 %,但仍比美國的 35%少很多。
   「不注意血壓,就等著發病吧,」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副院長陳明豐直截了當說,沒有症狀的高血壓,就像「隱形殺手」,可以殺人於無形,這種人除了常常監測血壓,沒別的警訊可供參考。
        陳明豐搖頭苦笑說,台灣地區腦血管病變的致病率名列世界前茅,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血壓控制率很低,「大約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按時服藥,怎麼講病人就是不聽,」很顯然,其他四分之三的人就成了腦血管病變或其他高血壓併發症最佳候選人。
 
血壓管控差,易引發中風  
    以病變來分,和壓力有關的併發症(血壓太高)有腦中風、心臟衰竭、主動脈剝離以及尿毒症,高血壓另外可合併新陳代謝變化,加速動脈硬化。當血壓過高,腦組織的動脈血管承受不住而破裂,血液流入腦組織形成血塊,壓迫其他腦組織,即腦中風(又稱腦溢血或腦血管破裂),嚴重者死亡或半身偏癱。
    這類出血性中風常見有腦組織內出血、蜘蛛膜下出血兩種。除了出血性腦中風,缺血性(腦阻塞)中風也是常見的腦血管病變。當腦動脈血管硬化,管腔變小,血管內的雜質或血塊被血流沖落形成栓子,導致腦組織壞死及功能失調,就中風了。腦血栓症與腦栓塞症是這類缺血性中風的常見類型。
  還有一種是短暫性腦缺血( TIA),亦即小中風,原因多為頸動脈內膜組織的膽固醇斑塊脫落下的血塊碎片(微栓子),沿著血液往血管末端運行至腦部或視網膜,引發暫時性的症狀。
  像是突然劇烈頭痛、一眼或兩眼視力模糊、說話遲緩或有理解障礙、半側臉部或肢體無力、麻木、突然耳鳴或暈眩。
   因為微栓子會慢慢分解掉,因此這些症狀發生時間約5--10分鐘,通常 24 小時內可自行恢復,不會留下永久性的傷害。但三個月內發生腦中風的機率頗高,應該儘速檢查治療。不論哪類型中風,共同的敵人皆是動脈血管老化,如果你以為血管老化是老年人專利,那就錯了。
 
血管老化是元兇    
  血管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化?對高血壓有相當深入見解的陳明豐教授回答:「應該從還在媽媽肚子內就開始了。」他笑說自己的想法很瘋狂。
 
    但他的想法有學理依據。「當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不正常,血管硬化的步驟就開始在進行了,只是初起的變化非常細微,所以不會察覺到,」陳明豐解釋,當我們還窩在媽媽肚子內時,就已經有血管了,有血管就有內皮細胞,媽媽懷孕時如果受到外在不當刺激或壓力、藥物等,造成胎兒窘迫,或子宮內環境變化導致內皮細胞的功能產生變化,就會使動脈硬化的最早期開始進行。出生後,隨著年齡變化,生活環境更複雜使得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出現不正常,也易使得動脈硬化的過程開始或加速進行。
   一般而言,40歲以上的成年人,已可在臨床上看到動脈硬化的表現。許多因素導致內皮細胞功能不正常,比如生活或工作壓力、緊張、熬夜、抽菸、不正常的生活型態、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等等,「血管硬化是很錯綜複雜的過程。」
   陳明豐正色表示,平時不斷呼籲民眾要控制血壓、血糖,用意即是延緩血管硬化、老化的速度,延緩老化就是預防保健,此外別無他法。
 
預防中風,先管管血壓    
    也因此隨時量血壓,是台北醫學大學校長許重義的每日例行作業。這位國際知名腦中風專家幾年前回到台灣工作,他在辦公桌上放了一台小型血壓器,隨時監控血壓,因為他發現,在家裡量的血壓通常數值不錯,在辦公室,情緒變化大,血壓值的變化也大。
      許重義引一項國外流行病學研究,這項研究的受試者高達十萬人,長期追蹤結果顯示,當血壓每降低 10 個毫米汞柱(mmHg),中風的風險可減少一半。
 
預防高血壓,專家們提出五件非做不可的事:
 █  控制體重  
研究指出,體重每增加一公斤,血壓會上升 1mmHg,保持適當體重格外重要。貼心小提醒:適當體重的計算為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得到的身體質量指數( BMI),在18-24 之間,表示體重適當。

 █  少鹽
  控制鈉鹽的攝取很重要。研究發現,鈉的攝取量過多時,會使水分滯留在體內,導致體內水分失衡,增加血壓與心臟負擔,罹患高血壓的比率相對提高。  
█  多喝水
   攝取足夠的水分,減少便秘,否則排便時會因為用力而使得血壓上升,有人因此發生腦中風。

   建議多攝取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纖維,跟便秘說 No。多纖維、少油、少脂肪的飲食也能避免膽固醇過高。
 
    當高膽固醇與血液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蛋白,再隨著血液循環滲入血管壁,逐漸沉澱使得血管變狹窄且形成動脈粥狀硬化,血壓也跟著升高。許重義正進行一項研究,發現腦中成分之一的類澱粉 Aβ(Amyloid peptide )會造成細胞退化,如果堆積在腦神經組織內過多,容易罹患老人失智症,若堆積在血管內過多,則增加中風的風險。
    至於如何避免過度堆積,阻斷類澱粉Aβ的生成?許重義的研究室還在努力破解之中,初步的發現是:「蔬菜水果內某些成分可以增加阻斷類澱粉Aβ ,減少腦血管退化。」
 █  睡眠充足
    長期睡眠品質差,血壓容易偏高,建議不要熬夜,減輕工作或生活壓力,設法讓自己夜夜好眠,睡眠良好就可使高血壓正常。
 █  不抽菸、多運動                                        
   「年輕人缺血性中風,九成以上有抽菸,」台北榮總神經血管病科主任胡漢華觀察,許多人年紀輕輕就中風,血管內亂七八糟,檢查沒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病史,一問,原來是老菸槍。
  胡漢華以前對抽菸並不會很排斥,這幾年看多了年輕中風病患,驚覺問題很大,不斷呼籲,民眾要戒菸。抽菸會使血管收縮,加速血管硬化並增加心臟負荷。運動有助於體重控制與調節壓力,但如果有高血壓的人,須避免過於劇烈的運動,建議採取和緩的運動型態,如散步、健走或騎腳踏車。陳明豐不忘提醒,已經有高血壓的人,不能只單靠運動控制,還必須合併飲食、改變生活型態或藥物治療,才能確保血壓控制得宜。
低血壓也會中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血壓標準,收縮壓低於120mmHg以及舒張壓低於 80mmHg叫做血壓正常。

   收縮壓在120--140mmHg 或舒張壓在 80--90mmHg屬於高血壓前期。收縮壓 ≧140mmHg或舒張壓 ≧90mmHg,即稱為高血壓。
     專家們提出一個新觀點,除了高血壓是中風的重要危險因子,低血壓也與中風攸戚相關。胡漢華主任解釋,血管硬化與舒張壓有關,因此早期認為舒張壓過高很危險,後來經過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舒張壓正常、收縮壓高,更危險。
   現在則有了更新的發現,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落差愈大,中風的機率愈高。舉例來說,160/ 60 (收縮壓/舒張壓)比160/ 80 中風的風險更高,這兩個數值拉距愈寬,代表大動脈硬化更嚴重。當血管硬化、彈性差,血流從心臟沖出來時,血管舒張或收縮就無法緩衝,好比水泥牆,硬梆梆,血流沖出的作用力大,反作用力也大,造成收縮壓偏高,舒張壓偏低。
   也因此當這兩個數值落差愈大,代表大血管硬化程度愈厲害。血壓是維持生理情境所需的血流壓力狀態,所以一個人不會永遠同樣的血壓,而是在某個範圍內擺動,當大於一定程度時,即使沒感覺不舒服,卻已經對器官組織造成殺傷力,這也是我們要避免高血壓的原因,陳明豐教授補充。
   但血壓多低才算不健康? WHO並沒有明確規範。專長心臟血管學的陳明豐表示,民眾要重新看待低血壓。低血壓的定義是,「無法達到或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需求的血壓。」
 
    通常年輕女生血壓偏低,如果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好比頭暈、嗜睡、臉色蒼白、心跳慢、虛弱沒力氣,「只能說她的血壓正常值比一般人較低,這不能稱為低血壓。」反之,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嚴重甚至昏厥休克,這稱為病態的低血壓,亦即血壓已經不夠生理需求,也容易因血液循環差引起組織血流灌流不好、血管堵塞,甚至導致中風。
 如何知道中風了?  
短暫性缺血(小中風)常見的警訊:  
突然一眼或兩眼視力模糊。  
● 突然半側臉部或肢體無力、麻木或偏 ??

●突然說話遲緩、理解出現障礙。    
●突然耳鳴、暈眩、平衡感喪失、失去協調性而無故跌倒。  

●突發有不明原因的劇烈頭痛,跟平常的痛感很不一樣。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HA Updates Recommendations for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dental  procedures                                                                  (http://dx.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06.183095) 

 

April 19 , 2007 AHA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美國心臟學會, 重新修訂牙科治療預防心內膜炎準則

全文刊登於Circulation Apr. 2007 期刊上 (http://dx.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06.183095) 

編撰團隊的主席為 Dr. Walter R. Wilson, MD, from Mayo Clinic in Rochester, Minnesota

AHA 上次修訂牙科治療預防心內膜炎準則 guidelines 是在 1997年.

為何新修訂抗生素預防心內膜炎準則updated guidelines ? 主要是研究顯示,

雖然某些牙科治療具高風險可致短暫的菌血症( transient bacteremia), 日常生活如咀嚼食物亦可能 (rates up to 51%).

刷牙及用牙線更高達68% (rates of transient bacteremia up to 68%)

因此,患者較易從日常活動得到 心內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 ) 而非牙科治療infrequent dental procedures.

 

---關於心內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 )

  • 牙科治療導致短暫的菌血症, 粗略估計在美國 約一千四百萬分之一 . 其實微乎其微!
  • (1 case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for every 14 million dental procedures).
  • 心臟人工瓣膜患者, 約十一萬分之一. (1 case per 114,000 procedures)
  • 曾有心內膜炎患者, 約九萬五千分之一. (1 case per 95,000 procedures )

 因此, 此次AHA新修訂抗生素預防心內膜炎準則,

 強調預防心內膜炎, 應該朝向加強改善患者口腔衛生及健康, 而不是抗生素的使用!!紅心紅心

"There should be a shift in emphasis away from a focus on a dental procedure and antibiotic prophylaxis

 toward a greater emphasis on improved access to dental care and oral health in patients

with underlying cardiac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st risk of adverse outcome from infective endocarditis

and those conditions that predispose to the acquisition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PS 遺憾的是, 目前大部份臺灣患者/家長聽不進去.

        醫病關係緊張下, 醫師也不敢不開藥

 

----何種牙科治療需要使用抗生素預防心內膜炎?

 **治療會侵入牙齦組織, 牙根尖部位, 或穿透口腔粘膜

 IE prophylaxis is reasonable (Class IIb, level of evidence C) for dental procedures that

 involve gingival tissues or the periapical region of a tooth

 and for procedures that perforate the oral mucosa

 

--- 其他治療需要使用抗生素預防心內膜炎

  •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are necessary before gastrointestinal, genitourinary,
  • or skin procedures only if these locations have known infection.

----何種情況牙科治療需要使用抗生素預防心內膜炎?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st risk for adverse outcomes from IE:

  • prosthetic cardiac valve 心臟人工瓣膜
  • previous IE 曾有心內膜炎
  • unrepaire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cluding palliative shunts and conduits) 未修復先天性心臟病
  • completely repaired congenital heart defect with prosthetic material or device,  during the first 6 months after the procedure                                       (修復先天性心臟病, 例如人工瓣膜, 未滿 6 個月)
  • repaire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ith residual defects at the site or adjacent to the site of a prosthetic patch or device
  •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recipients who develop cardiac valvulopathy

--抗生素預防心內膜炎準則----

牙科治療前30 to 60 分鐘, 單一劑量給藥 a single dose .

(建議藥品為 amoxicillin ( 2 g/成人,  50 mg/kg 兒童) 

penicillin 過敏者改用 cephalexin, 2 g; clindamycin, 600 mg;

or either azithromycin or clarithromycin, 500 mg.

 PS 遺憾的是, 目前 醫病關係緊張下, 醫師不敢不開藥

         甚至於開好幾天藥 ( 1997修訂抗生素預防準則, 已是one dose, high dose)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art I  About Nitrous Oxide 笑氣 (N2O)

笑氣因具鎮靜作用,在北美的牙科尤其兒童牙科使用頻率滿高的。

以往曾聽說有些北美的牙醫師,因為壓力大自己偶爾也會吸笑氣;因而成隱的亦大有人在!

國內夜店提供灌笑氣的汽球供應客人,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但因長期吸笑氣 ,笑氣濫用造成病患神經病變,倒是令人震驚。疑惑

 

Part II. 笑氣吸到神經病變 手麻腳無力 立體感也全失去自由時報:2008/01/16 04:09 (轉载)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笑氣吸多了,當心笑不出來!

台北榮總日前罕見地接獲三名因長期吸笑氣,結果導致末梢神經及脊髓病變的病例,病患不僅手麻、腳麻無力走路,

連立體感也完全失去,摸東西完全摸不出形體,只覺得平坦一片。醫師表示,這三名病患都很年輕,

經進一步詢問及檢查後,確認是笑氣濫用造成病患神經病變。

台北榮總周邊神經科主任蔡清標表示,這三名病患均因為手腳發麻、無力走路到醫院求診,其中一名甚至連腳跟都無法離地,

一跛一跛地走進診間。院方起初懷疑病患因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引發的末梢神經炎,但經神經傳導相關檢查未發現異常,

在排除重金屬及病毒感染等因素後,經進一步追問,病患才說出自己有長期吸笑氣及吃K他命的習慣。

長期吸笑氣不僅會引發末梢神經病變,同時也會傷害脊髓中樞神經,蔡清標進一步指出,人類對形體的感覺,

主要由脊髓中樞神經所掌管,長期吃K他命雖會引發末梢神經病變,但不會影響病患的立體感。進一步檢查也發現,

脊髓背根也受到損害,顯然病患的神經病變與長期吸笑氣有相當的關連。

 

神經髓鞘若破壞 成永久傷害

蔡清標表示,過去醫院幾乎不曾接獲笑氣引發神經病變的病例。這三名病例年紀都很輕,其中一名只有十八、九歲,

也讓醫師感到相當憂心,可能跟近年笑氣被部分夜店或是濫用有關。

台大醫院鎮靜麻醉室主治醫師蘇宣銘表示,年輕人使用笑氣,不懂得控制濃度,一旦吸過量,會感覺遠方聲音很尖銳、

天花板也會轉動,開始大叫、大笑甚至流淚並嗜睡,若吸極度過量,會惡心、嘔吐並失去意識。

蔡清標進一步表示,三名病患透過補充電解質、維他命B12及神經保護劑等支持療法後,經兩到三個星期後逐漸恢復出院返家。

不過,不是每一個病患都能幸運經治療恢復,因為長期吸笑氣,一旦神經軸及神經髓鞘被破壞,即無法回復,成為永久性神經傷害。

 

衛署將公告 笑氣分階段管理

笑氣常與氧氣併用於麻醉,但衛生署一直未納管,一般氣體公司都可以販售,任何人也都可以自由購買。

有鑑於濫用情況嚴重,衛生署近日將公告笑氣分階段納入管理。

公告後廠商有一年的緩衝期,明年一月一日,若笑氣產品未取得查驗證記,依藥事法第三十九條處以三到十五萬元的罰款,

九十九年一月一日仍未取得查驗證記,處以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千萬元以下罰金。販賣者若未取得藥商執照,

則依藥事法第二十七條處以三到十五萬元罰金。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29-2007 悼念方老師----- 主禱文The Lord's Prayer
 
Part I 悼念方老師
 
教會方嵐亭牧師的父親春生老師於Dec-09-2007晚間過世了(1937-2007)

當晚聽Luke從秀傳急診室打電話回來說急救無效時

覺得頗shock, 因前一天(Sat)中午時分我還在聖教會路口遇見他~~

 

Dec-29-2007 (Sat)上午於彰化長老教會舉行追思禮拜

方牧師說他父親最喜愛的詩歌是主禱文

邀請我在追思禮拜中演唱

我不敢推辭 但這幾年臨床工作忙 很久未練唱了~~

這星期雜務又多勉強練習了三次

唯恐高音凸槌 實在是戰戰兢兢!

週六早上彰化教會的追思禮拜座無虛席

有那麼多的人來參加  真令人感動!

會後熟識的朋友說我的聲音”寶刀未老” 還真教人汗顏!

原本擔心高音唱不好 結果是有處低音音色很差!(長拍子降E~降D)

人生似乎經常如此 擔心的反而越沒事~~

 

和方春生老師認識1/4世紀了 How time flies!驚訝

1982年聖誕節彰化YMCA聖樂團第一次演唱韓德爾的”彌賽亞”

那年我剛畢業 到彰基當住院醫師R1

因為曾是指揮李君重長老的聲樂學生

我這非科班出身的竟然和劉雅麗老師一起擔綱唱女高音  (女低音是陳雅惠姐)

男高音是許安連老師(已過世) 男低音是方春生老師

每次在舊彰基1F禮拜堂練唱時 我總是讚歎於他们天籟般的歌聲!

回家也聽著錄音帶看譜偷偷學著那些獨唱曲~~

週六早上的追思禮拜中以錄影帶播放了三首方老師的演唱歌曲

因此當那熟悉的”彌賽亞” Comfort ye  樂曲響起時

我的眼淚悄悄流了下來~~

 

前幾年和方老師又開始有接觸

是因Ann參加了他組織的社區兒童合唱團

後來發現他竟然是相距極短的鄰居呢~~

今天在故人簡歷中才知道他也曾是李君重長老的學生!

We all enjoy singing!

此刻您應在天上和眾天使们同歡唱吧!

方老師 也願您安息! 彩虹星星 

 

 PS. 我唱的版本是英文 Albert Hay Maotte作曲

       蕭泰然作曲的台語版本其實也很美~~
       By the way, 蕭泰然老師的生日是元旦,
      2008今年是70歲
      將會有幾場蕭泰然老師的作品音樂會!
 

Part II. The Lord's Prayer 歌詞

主禱文<馬太福音第六章9~13節>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名為聖
 願你國度降臨!
願你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 今日賜給我們
免了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兇惡
因為國度 權柄 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 阿們
 搖滾台語主禱文(Lord's Prayer)
  阮在天裡 的父,願的名聖!
  的國臨到,你的旨意得成;
  在地裡親像在天裡
  阮的日食,今仔日予阮
  赦免阮的辜負,親像阮亦有赦免辜負阮的人
  無得
阮入於試,著救阮脫離彼咧歹的
  因為國、權能、榮光、攏是
所有,
  代代無盡, 阿們!

 

 The Lord's Prayer
Our Father which art in heaven

Hallowed be thy name. Thy kingdom come

Thy will be done 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
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

And forgive us our trespasses
As we forgive those who trespass against us
And lead us not into temptation
But deliver us from evilFor thine is the kingdom And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forever, Amen 

 

方春生老師追思禮拜

 

***其他語言~~

 Listen to the Lord's Prayer in Syriac

http://mcc.org/.../2006-02-20_lordsprayer-syriac.html

Services in the Syrian Orthodox Church are conducted in Syriac, an ancient language similar to what Jesus spoke.

Down below(下中) is the text of the Lord's Prayer in Syriac. Listen to Father Tony Kasih, a Syrian Orthodox priest in Zaidal, Syria, sing the Lord's Prayer in Syriac.


Lord's prayerSyriac_LordsPrayerLord's prayer-1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14-16/2007 20th TAO & 6th AIOC 台灣齒顎矯正學會年會暨亞太矯正植體大會(在臺中市南山訓練中心)

Dec/15-16/ 2007年身心障礙者口腔醫療照護國際研討會(在臺北圓山飯店10F國際廳)

 

Part I 兩場英語演講終於結束了~~   

 Dec-16 剛結束兩場演講(Sat & Sunday各一)

 我恰巧受邀分別於Dec-15 (Sat) 下午在臺北圓山飯店

Dec-16 (Sun)下午在在臺中演講(矯正)

上述兩者均屬國際性會議conference
需要
以英語演講

生平第一次speech in English!! 事先準備時壓力太大
加上門診忙得不可開交 只有犧牲睡眠趕工power point

因此上週情緒不太好 Anyway, it's over~~

 

Part II      我在Dec-16-2007 Sunday下午矯正學會年會的英語演講摘要--

      **Pre-prosthetic orthodontic preparation with absolute anchorage for Orthod-Prothod interdiciplinary treatments

         Abstract:

         The main reason for adult seeking prosthetic treatment is replacing missing teeth. However,

         the neighborhood teeth around extraction sites would migrate or tilt when patients left the problems too long without prosthesis.

          The situation may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for prosthetic works when antagonist tooth elongation presented.

         Occlusal reduction is one of the treatment options. But this would harm the healthy tooth structure.

         For excessive elongated tooth, a crown lengthening is necessary and endodontic therapy may be also required.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intrusion with orthodontic appliance for elongated teeth i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orthod-prothod interinciplinary treatment, in cases with more than one tooth elongated,

         absolute anchorage (mini-plates or MIA) along with fixed appliance is more efficient to accomplish such task,

         i.e. molar intrusion, as shown in this presentation.

 

          Dr. Tzu-hsin Lee 李慈心 DDS, MSD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clinical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College of Oral Medicine

             Chung-Shan Medical University and affiliated hospital

      PS  Dec-16 Sun  HallB

           1:30pm-2:00pm    Motohiko Sato

           2:00pm-2:30pm    Tzu-hsin Lee 李慈心

              2:30pm-3:00pm    Hoi-Shing Luk陸開盛

 

  

 

Part III 關於演講的一些感想

Dec-15下午在圓山飯店

生平第一次用英語演講

出乎自己意料的以極流利的英語

完全不中斷的講完~~

當晚我和某位北醫前輩Dr.蘇談了一席話

很悲哀的終於知道自己的"價值"其實很高疑惑

卻因為外人(同事/學生) 的緣故

從未以為自己能力/程度夠高

而一直追求別人的肯定~~

I should just be myself and more important, get my life back!八分音符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c 3~Dec6/2007
What a life! I am near the edge of explosion!

 

Dec-03 Monday

上午一個先天性心臟病( VSD) 2 y/o boy GA全身麻醉

麻醉醫師說pt太小 氣管內管可能不完全密合

口腔中的水若無法吸乾淨 可能跑到lung 造成吸入性肺炎 我要擔負起責任咬牙切齒

家屬起先想放棄 但小孩子全口蛀牙又不能合作

後來考慮再三 還是要全身麻醉

我呢?老實說又不是沒腦筋 毫無對策(!)

原本診療椅的吸唾管 high power suction

再加上portable suction machine~~ (口內放3suction!!)

治療中suction tubes儘量靠近牙齒

所以throat-packing的紗布幾乎是乾的

結束時連suction機的玻璃瓶內水也只有一點點

Should I be upset? Yes~~~~~~~~~~~~~!疑惑

 

Dec-04 Tuesday

下午趕校對一份矯正病例投稿

因為要出版在即 印刷廠的deadline PM 4

又要看門診 抽空邊check文字檔 真要抓狂!

 

Dec-05 Wed

下週實在無法分心 (15/16兩場演講未準備好)

上午提前給牙五上兒牙lecture

about hospital dentistry (GA)

談麻醉史 講到Dr. Wells爭麻醉發明獎金 竟以自殺收場~~

雖然後來ADA/ AMA 給予榮譽與肯定

但為時已晚 委實令人欷吁~~沉思

 

(今晚夜診太多人了! 要爆炸啦!)

 

Dec-06 Thur

早上去給大一上牙醫學概論

牙一班代表準備的電腦 後來電池竟然沒電(又沒帶電源線)

更不可思議的是所有的人袖手旁觀

半小時後才有同學願意去宿舍拿電腦/電源線

我這幾天夠累了 已不想生氣

最後很有耐性的把課上完~~

而最扯的是牙一的學生幾乎跑光了 只剩下選修生

<牙一的同學们 你們以為Dr. Lee is blind? Dr. Chou不會當人?)

中午和最後一組導生午餐 遲到了!

席間某同學言談非常

因期中考考訊錯誤 似乎對我非常不滿

坦白講 我覺得極度不舒服!

學生對老師起碼的禮貌應該要有

更何況考訊錯誤根本與我無關~~

總算體會別人說隨便教教就好的心態

我也開始認真考慮放棄對大學部教學了~~傷心

 

Dec-06 PM 5 之前要送研究計劃至醫學研究部

這是給博四以上(畢不了業)醫師申請的

(嗚嗚~~我真的畢不了業~~破碎的心)

剛好我今年國科會計劃沒過

符合條件

這次和口腔微生物 Prof Lin合作申請

計劃電子檔先送出後

醫學研究部秘書兩度打電話(要求修改一些內容以及亂碼!)

除了修改 另外紙本要三份copy

結果幾乎忙不過來 pt也不必看了~~

最後終於送出厚厚一疊資料 呼~

 

醫研部秘書提到說我申請的整合型計劃

基礎和臨床合作應該要跨系?

我說申請表上(白紙黑字)寫跨科而已!

想到Prof Lin為此忙得不可開交(公告才兩週)

昨晚甚至整夜沒睡

如果沒過 真是太辜負他了~~

 

I am near the edge of explosion

瀕臨爆炸了~~勃然大怒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vember footprints

**Nov-13-2007(Tue) ---

晚上應邀去牙緣讀書會演講(在金昌牙材行)

Topic still about early orthodontic treatment

老實說很佩服那些參加學術"夜總會"的人

像我平時夜診完早已疲憊不堪 只想睡覺啦~~ 害羞

 

**Nov-16-2007 (Fri) ---

You would not believe it!

下午休診和Ann搭車去台北

晚間陪Ann去中山足球場參加Linkin Park 演唱會

搖滾區內人真的塞滿道爆~~

Ann說如果老師同學知道了會把她打死” (That’s true!)

我說: 人不輕狂枉少年, 留下一些回憶吧~~吐舌頭

 

還好學生說我這老師很”~~ open-minded ~~

(這對LKK而言夠瘋狂了吧!)

 

Nov-17-2007(Sat)---

上午和二弟(天德)弟妹(淑芳)相約聚一聚

大概超過一年未見面了~~

他們提議去木柵走走 順便搭最熱門的貓空纜車 動畫快遞

貓纜果然仍”hot”大早就大排長龍

可惜到頂端之後 沒什麼特殊配合的活動

茶園景緻亦無甚可觀~~

據說到貓空本是欣賞夜景的 台北人夜間才上山來

遊覽車的一車車遊客 似乎也純粹搭纜車到此一遊罷了~~

因此即使是週末白天店家幾乎是關門謝客!

 

下午Ann和二舅舅媽逛街去~~

我則是去新店慈濟醫院牙科演講

內容關於身心障礙牙科治療

 晚上結束假期搭車回中部

可能天热奔波勞累(或者該承認getting old)

回家後重感冒整星期 好慘~~ 傷心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Nov-28-2007(Wed)
Part I---學生的mail --- "凡事發生,必有恩典"
親愛的老師,
前幾天晚上,有幾個以前的朋友特開車下來台中找我(超感動的^^)
和以前朋友吃飯時,有位朋友跟我說
他在當兵時很苦,但偶然看到一句話,覺得很受用
於是送給我~   "凡事發生,必有恩典"
真的,現在想想,很多事情,無論好事壞事
好事發生能得到快樂,壞事發生能從中學到體悟到一些事...
這樣想,很多事都能夠以正面的態度去接受它了!!
 
我覺得這句話對我來說很有意義
所以也想跟您分享^^

最後,這幾天天氣很冷,希望老師要照顧好身體
別生病了唷!!
Part II 大家天冷多保重~~

Dear Orlan,
It's really nice to hear from you.
老實說這幾天(從週一到週三) 我心情一直很差傷心
除了感冒偏頭痛疲憊不堪無法休息
(Tue下午還去上牙五Orthod課)
一些工作上紛擾的事
讓我覺得這樣子的人生毫無義意
上班很沒意思~~
Really want to quit the job~~

You said:想跟您分享^^ "凡事發生,必有恩典"
很多事都能夠以正面的態度去接受它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kindness微笑
Well,don't worry!
I will try to survive~~

Talk to you later and take care!
天冷多保重~~
也祝考試順利~~

With my best wishes
Dr. Lee紅心

Part III 自我省思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可能的深海。
這片深海往往因個人的際遇而翻騰、決堤,
尤其甚者,當時間讓記憶變成了一根纖細柔韌的細麻繩,
勒進了舊傷疤,勒到骨頭;最終可能導致生命的崩潰。

工作上同事引發的心情低落,著實令人萌生退意。

雖然Dr. C說了一番感性又肯定的話:like 我訓練出第一位專科醫師、
、給學生很大的啟發 etcI was still depressed;
仍然覺得這樣子的生活似乎毫無意義?

後來讀到一份講道詞,談論到生命中有時會遇到令人顫抖的荒謬景況,
(例如正義不張、好人遇害等),信仰會因此強烈矛盾而逐漸消失~~
然則上帝真的離棄我們了嗎?當前苦難仍是事實,
只有把這些抗議交在神的慈愛和保守中,
才能安然自處(活存)吧!

這兩天總算心境澄明起來~~ 太陽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