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遇到一些事,對於自己努力的工作確實帶著極大的失落感,友人多次諄諄告誡對學生不必太好,而努力所謂栽培後進恐怕只是累死自己!說來沒錯,自己真像可憐的理想主義者,挑戰風車的唐吉訶德?真的該考慮換跑道重新出發麼?驚訝

現在最想做的是休假去旅行,但不努力上班下個月恐怕是negative income ( after paying the residents’ salary),what a life!傷心

 

Part II.規劃人生下半場

<轉載文章>         作者 蔡佩芬/2008.12.28  

當你抵達人生高峰時
女人在二、三十年的職場打拼之後,也許已經相當有成就,丈夫事業也非常成功,這時,孩子們也已進入名校就讀,這是一幅多麼叫人稱羡的現代成功家庭版本。但是,很多時候,我們
反而會帶著極大的失落感,有「難道人生不過如此」的感嘆?錯愕之中不知道如何規劃人生下半場。

美國一位著名的電台總監Bob Buford,寫了一本有關中年危機的書「Half Time」,中文譯本命名為《人生下半場》,是美國管理大師Peter Drucker (杜拉克)極力推薦的一本好書,他稱此種症狀為「成功恐慌」,是當一個人在上半場已經達到人生的高峰,像是走在十路口,需要決定人生另一個基本的關口。

Buford相信人生的後半段可以比前半段更美好,而先決條件就是,你需要花時間想清楚,你想用後半段時間做哪些事情。在《人生下半場》中,Buford將焦點放在人生的關鍵時刻,也就是在這個「中場」時間,是人生身心甦醒的機會,此時應調整規劃未來,讓人生的下半場能發揮得最完美、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為了幫助讀者經歷身心靈的更新,Buford提出幾個問題,建議讀者自我省思:
1. 「我的
專長何在?」
2. 「我
想做哪些事?」
3. 「甚麼事
對我最重要?」
4. 「我希望
後人記得我的哪些方面?
5. 「我心中的
美好人生有何特點?」

我的人生目標是甚麼?
兩年多前,外子蒙 神呼召,決定放下工作,搬到聖荷西來念神學院時,有很多好朋友都不能了解,一個已經四十多歲的人,為什麼要辭掉教職,離開一個舒適熟悉的環境,陪著老公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新環境,重新適應學生的新生活?

老實說,當時若不是老公很確定這個新方向,全職服事 神服事弟兄姐妹是他一生所嚮往的目標,我們說不定到現在還在猶豫,這人生的下半場到底要如何規劃;我想每個在人生中場的人,都得誠實地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覺得我的人生有意義嗎?」人可以好活也可以歹活,日子可以是天天難過天天過,但是,人到底是為什麼活在這世界上,我的人生目標是甚麼呢?

換跑道重新出發
記得在初一的體育課時打了生平第一場籃球賽,因為絕大部份的同學都跟我一樣,大家都不太熟悉基本步伐及規則,所以場面就有點恐怖,比較像是在賽美式足球,硬是你撲我、我撲你的,反正只要想辦法不要讓對方的球進籃就是了,因此一直賽到下半場,雙方得分都掛鴨蛋,說時遲那時快,突然我隊隊長神勇地將球投進籃,大家都欣喜萬分,誰知裁判卻吹哨判對方得分,原來我們大夥兒因球「搶」的太激烈了,都沒搞清楚敵我狀況,跑到對方的得分區去投籃,終場我們以二比零引恨敗北,這是我一生的第一場籃球賽,也是最難忘的經驗,從此以後每逢賽球,我都會
先搞清楚是否目標是正確的,否則就會白忙一場。

其實,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倘若人生目標訂得不正確,雖然一生努力不懈地經營,其結果可能就像投錯籃一樣的徒勞無功,人生會是一聲歎息、像是夜裡的一場夢,人生像生長的草,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來去了無痕,這樣的人生有甚麼意義呢?

人生還有更好的東西在等著我呢!
親愛的朋友,當你站在人生的中場時,你會不禁要問「人生不過如此嗎?」,還是滿心相信「
人生還有更好的東西在等著我呢!」人生的下半場是為求人生的意義,我們需要問自己是為什麼而死,要放眼永恆,要為人生的價值而活。朋友,也許現在是你重新思想「人生標竿」的時候了。也許你對你的人生非常地沒把握,感到極端的無助和不安全,其實,你可以過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人生。我每個人都可以與 神建立個人的親密關係,藉著祂兒子 耶穌基督的救贖,經歷 神應許的完美恩典,並且一生蒙祂的保守及看顧彩虹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送別老爸~~~ 

 In memory of my beloved father!                   

 

老爸~~””Lau-Pe !”(台語)

不知道從何時起,兒女们就都這般稱呼您!

您總是中氣十足的回應 ”有!”

但是你再也聽不見我們叫你了!破碎的心

 

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常抱著弟妹們,在書桌前畫圖給他們看(最常畫的是吉普車!)。記憶猶新的是,讀小二時爸爸第一次買故事書給我。後來搬家到台中,父親每週從台中一中圖書館借書回來,我們讀得津津有味;那些偉人傳記及文學名著,帶給我們樂趣也產生一些觀念的影響。不只養成我們所有小孩喜愛閱讀的習慣,也是父親留給我們人生極大的資產。

認識父親的人都知道他談吐風趣,很會講故事。一中的學生還曾經給他”蓋仙”的綽號。以前全家十人(六個小孩及祖父母)一起用餐,熱鬧非凡,吃飯時最怕老爸強迫”分配”(你不愛吃的)菜餚;最喜歡的是聽老爸唾沫橫飛,天南地北的講述種種風土人情、歷史故事,大家總是聽得哈哈大笑。開懷大笑 眨眼睛

身為家中的第一個小孩,又因長相最相似,從小經常被爸爸帶在身邊,得到極大的關愛。父親對我的栽培很多,由於爸媽都很喜愛音樂,課外讓我和忠孝路教會溫仁和長老學小提琴,高中時是向林文也老師學琴;又常聽許多人說我很會唱歌,高中畢業父親特地拜託彰化的李君重長老教導聲樂(當年通常是要考音樂系的才會有老師收)。遺憾的是父親暑假生病以來,還沒機會再聽我唱歌!

國高中求學過程中,因為父親待人誠懇,學校同事及朋友知道他家計負擔沉重,許多人讓我及弟妹们免費課外補習,例如數學科的張蒼松老師,黃呈明老師,英文的柯萬尉老師,以及立人補習班等。我們全銘記在心。紅心

北醫畢業之後,我到彰化基督教醫院的牙科服務。或許深受老爸的影響,也立志出國進修。老爸在1987年春季赴日攻讀博士,我隨後在1988年到美國讀矯正碩士。2001年因緣際會之下到中山醫學大學擔任教職,父親頗為欣喜,經常鼓勵有加。2004年幸運的考入醫學研究所博士班,可惜尚未完成學位,很遺憾的無法讓老爸參加我的(博士班)畢業典禮。

父親在日本居住的二十年間,每次回來台灣時,總會到彰化我家住一兩天,大家言談甚歡,往往聊得意猶未盡!值得回憶的是2003年夏天,我赴瑞典參加IADR年會時,曾順道帶老爸一起到北歐遊覽兩週。今年六月和女兒到日本旅遊時,發現父親身體不適,有血尿;父親生性不愛麻煩子女,隱瞞病情,預定七月中在日本開刀,我得知後強烈要求父親回台就醫以便照顧。

父親於七月中返台,診斷出膀胱惡性腫瘤,在彰基開刀,術後並接受放射線治療。父親出院後和母親暫住我家,早晨一定準備早餐叫我吃;我要開車上班的時候,雖然汽車有倒車雷達裝置,父親仍然堅持陪伴我到車庫,看著我安全的開車出去再上樓。晚上有夜診晚歸時,父親總再三叮嚀我不要太晚睡覺!十月中旬在父親放射治療中,我向主治醫師告假,帶著雙親還有兒子睿傑去韓國旅遊。這次旅途非常愉快,卻沒想到竟是父親最後一次出國!

親愛的老爸,思念的話實在說不盡!嚎啕大哭

我們非常想念你,愛你,你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也願你安息。彩虹

 

*****************************************************************

  

 外公 ----- 偉大的導師     by Joseph

     對於外公的最初的記憶,是小時候跟他一起在台中的體育場玩耍,還有在充氣式迷你泳池洗澡。之後,外公跟外婆離開了台灣,前往日本長居,因此在往後的童年很少再有跟外公相處的機會。外公給我的印象一直都是穿著風衣,帶著褐色的釣魚帽,講話偶爾穿插日文,臉上永遠笑咪咪的長者。聽老媽說外公以前是位很嚴厲的人,常常會給子女愛的教育,也許是因為我懂事後外公就離開了台灣,童年很調皮的我就沒有被教訓的機會。

 

小學畢業後,全家移民到加拿大,與外公見面的次數更少了。高中一年級的春假,老媽與我前往日本旅遊,旅行團的行程結束後,老媽提早回台灣,我再多留一星期住在東京外公家。外公帶我在東京區觀光,在出遊的這段時間,我發現外公人雖老,對於新的事物的接受度卻很高,思考也非常靈活,談吐中也充滿了智慧及幽默。數年後,一次暑假回台灣的時候碰巧遇到回台考察的外公,於是又有相處的機會。我不太清楚外公研究的內容,不過那一天我幫忙他在台中的市區內拍了上百張的照片,一間又一間的店家,一條又一條的街道連續的拍,我拍一邊,外公拍一邊。不顧路人的指指點點,爺孫兩人逐漸將改變多年的街道映入相機裡。我對於旁人的矚目感到很不好意思,但是外公對週遭的人們完全不在意。我想,這就是所謂的研究熱誠吧。事後,我們在附近的餐廳時,老闆問到我們拍照的理由,外公就親切將研究的解釋給老闆聽,兩人聊著,不久後竟然開始交換起名片,談吐彷彿如親密的朋友般。外公似乎能輕易的跟陌生人打成一片,他熱誠又謙卑的態度輕易的就突破對方的心房,豐富的人生經驗讓他永遠不會沒有話聊,這些人格的特質讓我敬佩不已。

 

最後一次跟外公出遊,是今年(2008)十月的韓國之旅,聽說外公晚年的目標之一是學會韓文,真是活到老學到老。遺憾的是,外公跟外婆好不容易從日本搬回來台灣,卻馬上要面臨癌症治療的問題。韓國之旅的時候,外公的身體還很安康,能夠爬山,也能走一段不少的距離。看見外公的身體還不錯,回來之後的電療程序也很順利,我就安心的離開了台灣回到加拿大,誰知道一離開就天人永隔。

 

十一月底,老爸打越洋電話,說外公的病情又惡化了。最後一次透過電話聽到的外公的聲音,是從來沒有聽過的虛弱聲音,我也可以感覺到外公的情況非常不妙,趕緊訂了最近一班的回程飛機。台灣時間十二月三號清晨,到達台灣機場的我馬上搭乘客運,再轉火車,最後搭計程車到彰化基督教醫院。一進病房,首先聽到背景的聖歌音樂,接著看到的是被親人包圍,躺在病床上的外公。外公的眼睛微開,眼神裡面已無神采,此刻,我知道外公已經彌留了,只能在外公的耳邊跟他輕輕告別。

 

外公享年八十歲,留下了一兩件遺憾,像是他在台灣才要開始的新生活,帶阿媽環遊世界的夢想,寫自傳出書等。外公走的很快,但是他並不是在極大的痛苦中過世,如今他已經跟天父在天堂同住,我們這些孫輩應該替他歡喜。沒能將我理想的動畫作品給外公觀賞,也沒能將還不存在的女友介紹給外公,這些算是我個人小小的遺憾。可是我相信在天堂看守我們的外公,應該很快就能看到,到時候希望外公能夠祝福我。

 

獻上感恩~~~

外孫 

 傑(NiKoChian倪口將) 敬上紅玫瑰紅玫瑰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ec-03-2008
In deep sorrow!!破碎的心
父親上週三(11/26)癌症復發住院
由於lung metastasis 嚴重 呼吸越來越差
病情急轉直下
本週三(12/03)上午已安息主懷!!
下週六(12/13)下午將在蘭大衛長老教會舉行追思禮拜~~
謝謝朋友们的關懷彩虹
 
**********************************************
I know what thou would tell
Of Death,Time,Destiny--
I have known it long,and know,too well
That it all means to me.

To Life---Thomas Hardy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10-28【新聞稿】

 

車禍斷牙又骨折 俏護士康復卻成戽斗妹

醫師:骨頭癒合很重要,但咬合功能也不可疏忽!

    台中市一名二十歲的黃姓女護士二年前在騎機車上學途中發生車禍,造成臉部多處骨折,門牙也摔斷三根。黃小姐的下顎骨折經過開刀復位治療,及一個多月的上下顎固定之後,雖然受傷部位的骨頭癒合復原,但卻發現原本正常的下巴變成戽斗,牙齒不僅無法正常咬合,連進食咀嚼都有困難!中山醫學大學口腔學研究中心齒顎矯正科李慈心醫師表示,常遇到不少年輕學子因車禍造成臉部骨折,僅管在手術後骨折處癒合復原,(臉型外觀不一定會完全恢復),但卻常出現牙齒咬合不正、戽斗、開咬,甚至上下排牙齒都合不起來的情形,因此特別提醒民眾若不幸發生顏面骨折的意外時,除了外傷的恢復外,更特別要注意重建正常咬合、語言及咀嚼功能的治療。

 

    二年前還是弘光科技大學三年級學生的黃小姐,回想起事發當時仍餘悸猶存,她表示當時騎著機車綠燈剛起步,而對向汽車是綠燈左轉,雙方因此發生擦撞,由於當天頭戴半罩式安全帽,所以臉部遭受撞擊時,下巴、鼻樑、顴骨都造成骨折,連門牙都摔斷三根!黃小姐說,當時較注重外貌及骨頭接合的復原,所以只求開刀將骨折處接好,沒想到經過一個多月的休養後,卻發現牙齒不僅完全無法正常咬合,還出現了非常「突出」的戽斗下巴,令她傷心不已!於是在醫師的建議下趕緊求助口腔外科及齒顎矯正醫師治療。

 

    顎矯正醫師李慈心表示,當強烈的撞擊力道將骨頭撞斷時,由於骨折部位肌肉牽扯等因素,若位移嚴重,將骨頭斷裂處接合復位後(open reduction),很有可能會出現臉型不對稱、下巴歪斜、牙齒無法正常咬合等情形產生。李醫師說,以黃小姐的例子,治療計劃為首先由齒顎矯正科將牙齒儘量排列整齊,若仍然無法達到正常咬合,接著由口腔顎面外科進行正顎手術;最後再植上門牙處撞掉的三顆植牙,才算真正大功告成!當黃小姐的母親聽到,女兒除了齒顎矯正之外有可能需要作正顎手術;感到非常不捨而頻頻落淚!幸好黃小姐在接受半年齒顎矯正之後,已恢復正常咬合,不需要作正顎手術。目前矯正治療已接近尾聲。

 

    黃小姐表示,兩年多前車禍開過三次刀,目前仍在持續治療牙齒咬合的問題,現在最期待的就是牙套摘下、裝好植牙、大口咬蘋果的時刻了!中山醫學大學口腔學研究中心齒顎矯正科李慈心醫師指出,每年平均約有五至八位因顏面骨折治療後,牙齒無法正常咬合,再至中山附設醫院牙科進行矯正及正顎手術的病患,其中多為年輕人騎乘機車發生車禍而受傷的。許多患者在顏面骨折復原後,出現咬合不正的問題,卻不知道大部份可以矯正治療恢復正常咬合!因此提醒民眾要注意交通安全,萬一不幸遇到骨折傷害時,切勿疏忽牙齒咬合功能的治療,以免讓自己飽受精神及皮肉之苦!

 

 

中廣及中央社也有新聞在網路上囉!

 

女護士車禍後成戽斗 齒顎矯正恢復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028/5/18fhn.html

 女護士車禍顏面骨折成戽斗 齒顎矯正恢復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028/5/18fg2.html

  車禍斷牙又骨折 護士康復成戽斗妹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028/1/18f27.html

 

 

2008-10-282008-10-28圖片12008-10-28圖片22008-10-28圖片42008-10-28圖片5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Oct-05-2008 Sunday
終於去看了"海角七號"啦~~
老少全部十人夠捧場吧~~
 
----Oct-12-2008 Sunday
30,000 visitors!
Thank you for your visiting!
Take care everyone!  動畫快遞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9-28 (Sunday) 教師節快樂~~

竟然颱風天(薔蜜)!!

週六(09-27)值班

晚上下班前住院醫師们送了張吉米畫的卡片

VS1主治醫師蔡尚宏拿出一幅琉璃畫

(九月剛考上矯正專科醫師)

說是謝謝老師的訓練

其實我才該恭喜他呢~~

 

這是2002年成為矯正專科訓練機構以來

第二位通過專科的矯正醫師

(第一位是彭偉醫師,去年通過)

兩位都是我自己訓練的學生

真的感到非常驕傲!

 

大夥很高興的拿著畫合照

圖畫上的題款為:

桃李滿門惠風暢

熱心教育名傳揚

讀來有點汗顏~~疑惑

老實說, 距離桃李滿門尚很遠

對於教學的熱忱則逐漸冷淡

 

大學部的不看重學識就算啦

業績掛帥,主流價值向錢看時

醫院根本不重視專科訓練

奇怪的是,患者更是不在乎

所以住院醫師们願意忍受低薪

只為追求理想,成為矯正專科醫師

真的令人感動~~

但複雜的狀況 我其實已瀕臨投降~~

作育英才仿佛一場夢~~

 

Anyway, a toast to myself!

教師節快樂~~

 

 

********

PS.

Dear Dr. Lee,

進入臨床後,真的遇到許多形形色色的患者
有了許多不曾有過的經驗
正如老師所說
有時會因為患者的責難而難過
有時也因一句感謝的話語而雀躍不已
因此,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
學習怎麼和患者互動就是我們一生的課題吧

致上十二萬分的誠心祝福給老師和老師的父親
祝福您們萬事如意  身體康泰
也很謝謝老師對我們的關懷
真的很溫暖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
祝福您  教師節快樂

 

(牙92)   學生 致為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9-22-2008

雖然很想去捧海角七號的場

但是女兒先前讀過原著

比較想看 與狗狗的十個約定”

所以還是抽空陪她去(總算是好媽媽了!)

電影內容和原著不盡相同但仍極感人!

十個約定中#7為:

我年老時,請好好照顧我,因為你也是會變老的~~

 

近日來父親開始接受放射線治療

因此讀來心中感觸更為深刻~~

如電影所言:大家要好好珍惜(朋友、家人etc)共處的時刻吧!紅心

 

Part II

與狗狗的十個約定 (10 Promises with My Dog)

 

劇情簡介
在小光 (Akari)12歲的時候,最疼愛她的媽媽病倒了,小小年紀的小光努力的想要振作精神,這時,一隻可愛的小狗來到了小光的家,貼心的狗狗很快的得到了小光的喜愛,也和他成為最好的朋友,因為小狗狗的腳掌看起來就像是有穿襪子一樣,所以有了這個有趣的名字--“襪子” (Socks);每一天都是襪子陪伴著小光度過失去媽媽的日子,而小光也是對襪子呵護倍至。然而,當小光慢慢長大,她開始有了新的朋友和興趣,也因為求學的關係而搬離了家裡,於是她和 襪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不過有一天,她突然想起了她和襪子之間的10個承諾

小光和襪子10個承諾:
1.
給我一點時間,讓我了解你對我的要求是什麼。
2.
信賴我那對我非常重要。
3.
要知道,無論你如何對待我,我將永遠不會忘記。
4.
你因為責罵我的不合作、固執或懶惰之前,請你想想,是否有什麼正困擾著我,或許我沒獲

得我應有的食物,我已經很久沒在溫暖的陽光下奔跑,又或者我的心臟已經太弱及太老。
5.
偶而對我說說話,縱使我不懂你說的內容,但我聽的懂,那是你的聲音在陪伴我。
6.
你打我時,請記得,我其實擁有可以咬碎你手骨的尖銳牙齒,我只是選擇不咬。
7.
我年老時,請好好照顧我,因為你也是會變老的
8.
請別對我生氣太久,也別把我關起來當作是懲罰。你有你的工作、你的娛樂、你的朋友,但

你卻是我的僅有。
9.
在你把我帶回家之前,請記得,我的壽命只有10~15年,你的離棄,會是我最大的痛苦。
10.
當我要捱過最辛苦的歷程時,請千萬不要說「我不忍心看他這麼痛苦」或是「讓我不在場時

才發生」。我要你知道,只要有你和我在一起,所有的事都會變得簡單容易接受。
官方網站: http://movie.foxmovies.com.tw/mydog
【電影 與狗狗的十個約定 資料由福斯電影公司提供】     Socks.-3jpg        Dog     Socks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研究所母校聖路易大學慶祝建校百週年~~

    可惜家人生病無法前往

2. 牙醫研究所(從1954年開設,過去只有矯正,現有programs 包括矯正/牙周病/根管治療)

    也有慶祝建校百週年的活動~~

 ~~The 100 Years of Dental Education at Saint Louis University Celebration:

    Thursday, September 18, 2008 ---Celebration Dinner.

     Friday, September 19, 2008

     ---18-hole Golf Outing/ Doisy Research Center Tour

     --- Reception held at CADE

     Saturday, September 20, 2008 ---tours of the Saint Louis University Campus.

   *** Another part of our celebration includes a continuing education course presented by 

    Dr. Richard McLaughlin.  He will be speaking at SLU’s Center for Advanced Dental Education

    from 9 a.m. to 5 p.m. on Friday, September 19th  and 9 a.m. to noon on Saturday the 20th.

    Please contact Becky Moscal at 314-977-8366 or moscalb@slu.edu if you wish to attend.

 

3.校慶新聞稿如下~~ (PS. Billiken是吉祥物)

 

Celebrating 100 years of the Billiken!

      Saint Louis University
               Homecoming 2008
                  Sept. 26 - 28            

SLU-footer

Join fellow alumni, friends and students to celebrate the Billiken's Big 100th Birthday!

Activities include:

  • Special reunions for 1958, 1983, 2008, young alumni and many others
  • Campus and Chaifetz Arena tours
  • Special birthday party for the Billiken complete with ice cream, cake and art projects for kids
  • Pancake breakfast sponsored by the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 Entrepreneurial Hall of Fame Induction Ceremony
  • Arts and museum tours on campus and in Grand Center
  • Traditional tailgate, parade and men's and women's soccer
  • Fine and Performing Arts concert in St. Francis Xavier Church on Sunday featuring students and alumni
  • Mass, brunches and the last Cardinals game of the season
  • Special fireworks display celebrating just how special these last 100 years have been
  • And much more! A complete list of activities is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alumni.slu.edu/hcevents.html

The Billiken only turns 100 once...you don't want to miss it!

 

 

Chaifetz Arena SLU    SLU-header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8-20 網路文章<一位老師的心聲>

Part I. 我的讀後感

<矯正及兒童牙科門診雜記~~>

1. 三歲多的A小妹,每次在門診均哭鬧不休,但單獨坐上診療椅後,經行為誘導就不再哭泣、可以合作。除了奶瓶性齲齒外,也觀察到她的口齒非常不清晰 (懷疑有輕微發育遲緩)。某日看診完,愛管閒事的Dr. Lee和年輕時髦的媽咪談了一下子話,順便問道小孩是否許多事以哭鬧回應?那媽媽臨走前說:「李醫師妳講話真像她爸爸,要有原則。可是我一聽她哭就算了!」

 

2. 六歲多的B小妹,體格健壯,每次看診前在候診室哭聲悽厲,引人側目。單獨坐上診療椅後,經行為誘導就不再哭泣,但起初仍不合作,需強制看診。後來幾次治療時很有進步,雖然一進診療室還是大哭。某日看診完,Dr. Lee B小妹聊了一下子話,問她說九月上小學一年級,是否也會在教室大哭?她很不好意思的笑了!B媽媽臨走前說:「李醫師妳比較厲害,她看到妳就乖乖的。我也很擔心她上小學怎麼辦?可是在家我聽見她哭也沒辦法!」

 

3. 五歲多的C小弟,身材極瘦小,(我們以為是三歲多)。除了嚴重奶瓶性齲齒外,也觀察到他前牙開咬極大,說話口齒非常不清晰。在門診哭鬧不休,嘗試行為誘導無效。Dr. Lee和穿著極時髦的年輕阿媽(祖母)談到,要停止吸奶嘴(前牙已開咬),睡前不可以含奶瓶喝牛奶(已全口嚴重齲齒);以及建議全身麻醉。C阿媽就說:「他不太吃飯、不喝牛奶怎麼可以?」「不給他吸奶嘴,他會哭、晚上會睡不著---

 

4. 對於要求讓小朋友保持口腔清潔,家長的回答,則是五花八門;包括:「都是他/媽媽在管的~」、「小朋友都不讓我刷牙~」、「睡前不給他喝牛奶會肚子餓~」「他不喜歡牙膏的味道(所以不刷牙)」、「阿公阿媽都會一直買糖果餅乾給他吃(所以一直蛀牙)」「他/她很愛吃巧克力、不愛刷牙」、「他/她補習回家很累就跑去睡覺(所以沒刷牙)---勃然大怒

 

**********************************

那天Dr. Lee看完B小妹後,跟學生们說,內心滿同情小學一年級老師的!當然也很敬佩!(如果他們改行,應該是極優秀的兒童牙科醫師,呵!)

 

在門診,時常住院醫師治療的小朋友,原本不肯合作,看到Dr. Lee走過去,馬上變得很聽話。Dr. Lee其實沒有比較厲害,反而常自嘲是診療室內最兇的;小朋友所以如此,因為明白Dr. Lee 不妥協、堅持治療原則---不可能哭鬧就可以不看牙,無論如何要看,就算只是用口鏡檢查一下都好。另一方面是"單獨"看診,小朋友無法向家長"講條件", 較能接受醫師的治療. 我們也不欺騙小朋友,會簡單說明治療內容,因此他們會信任醫師、也覺得有安全感。(小朋友對未知也會產生恐懼,對已知會覺得焦慮)。其實小朋友比大人们以為的更聰明,是能溝通的;但家長不能用賄賂的、恐嚇或自認為凡事徵詢小朋友是open (開明)!

 

Dr. Lee最討厭聽見家長對小朋友說:「乖乖看牙、等一下帶你去麥當勞」、「再哭、今天看完牙齒不帶你去買玩具」、「不乖乖看牙齒、等一下不帶你去吃炸雞」;「今天補一顆蛀牙好不好?」、「今天拔一顆牙好不好?」(小朋友當然說不好!)吐舌頭

兒童牙科正向的行為誘導是:「你今天雖然不太乖,醫生還是給你貼紙,下次要更乖喔!」而不是「你今天不太乖,下次要更乖才給你貼紙」。

 

是的,要有原則。可惜在教養過程中,家人時常是沒有原則的!

教育是個嚴肅的課題,不是我這小小牙醫系老師能夠諍言的。

我們教的大學生是學測71級分以上(聯考接近500分,不是18分上大學的)。但是翹課、上課打瞌睡(還好不敢趴著睡;不過朋友告訴我堂堂T大竟然有!)大有人在。人格像幼稚園大學生(龍應台語),媽媽頻繁打電話斥責同學,打給老師求情或argue的,這幾年越來越多!而這樣子的人是未來的醫師? (以後那媽媽是否要打電話斥責患者?)

我甚同意黃崑巖教授的教養like father like son!雖然大學風氣或許有影響,嚴格說來,家庭塑造出的人格、行為、思考模式、價值觀等等!已不是大學老師一週一堂主修科目能改變的。

所以學生接受的家庭教養模式,會直接反應在教育上。

**********************************

 

時至八月下旬,我的齒列矯正治療患者下次約診已是九月初。某位母親願意孩子請假,約診在白天時段,令我很訝異。她說:「反正現在學校根本沒在教什麼~~

我對網路文章提到人本主張 學生不可以打罵、不可以管教、不可以處罰,是疑惑的! 驚訝

我曾經居住於北美數年,由子女就學過程,我的認知是任何教師不可以體罰(毆打) 、但學生犯錯要處罰(有明確校規的)。

臺灣家長或教育專家為何總是擷取一半? (斷章取義?) 或誤解?

容我有空再多描述一下,聽過的處罰項目吧!動畫快遞

e.g.較嚴重的有 No school (不准上課, 天數不一), 孩子们會覺得很丟臉

      但我想這在台灣是行不通的~~

      更嚴重的會被要求轉學(transfer); 這在台灣倒是有~~

     

 

Part II.

網路文章<一位老師的心聲> (朋友說寫得很好,要請傳閱! )

 

裡頭的想法你可以不認同,卻不能否認當中許多的事實;人本的孰是孰非,只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方能了解;看了這一篇文章,我的心中非常沈痛!

已為人父母者,或許能趁此機會檢視自己和孩子的互動;未為人父母者,歡迎看看、想想以後你會怎麼做教育呢?

我教書近十年了,一直以身為老師為榮,但是最近一年來卻深感心痛與無能為力。
今天上課時,一位學生趴在桌上睡覺
於是我說:某某同學,你生病了嗎?如果沒有生病,請你不要趴在桌上。
然後那位學生連甩都不甩我,我又說了一遍他回答:我高興!

於是我請同學請班導師來,等班導師來時,我說明了原因,
那位學生對我回嘴說:你哭夭〈台語〉喔。
我說:是你還是我?
學生馬上又回:我又不夭,你哭爸咧〈台語〉
然後大搖大擺地跟著導師出去,導師在場卻沒有任何制止的行動,
後來我詢問了導師的處理情形,導師也無能為力,只能記過處理,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這位學生是學生中的老大,後面總跟著一群囉囉
平時打人鬧事恐嚇樣樣精通,記過對他來說其實不痛不癢,
他的母親是從事特種行業所以根本無法管教他,
我曾經親眼隔著一棟樓看過這位學生去恐嚇其他學生,那種狠勁,我心中在滴血。

史英 先生,因為 人本主張 學生不可以打罵、不可以管教、不可以處罰,
一有學生家長 宣揚說 老師處罰學生,這位老師馬上陷入眾聲撻伐的境地,所以誰不自私,明哲保身要緊,何必去管別人的小孩?
所以我們只能以記過處理

 史 先生,您聽過報紙曾報導
一位國中生被記18支大過,卻洋洋得意嗎?

我們的學生也是如此,反正又不會少一塊肉,照樣可以畢業


但是各位人本的大學者,你們都是高知識份子,高所得、高生活環境的人,
但是,不要忘了,
台灣有許多鄉下學校,父母鎮日忙於掙一口飯吃,肚子沒有填飽前,誰有精神餘力去陪孩子管教孩子?

或許我比較白目,我總希望能憑自己微弱的力量去喚醒這些迷途的孩子,
但是我所得到的是屢次在課堂上學生以哭爸、哭夭罵我,

其實我知道這學生次級文化的語言,我傷心的是有誰願意去管教這些迷途的孩子呢?

老師不應該體罰學生,我贊成,但是,親愛的人本學者們,
請你們到鄉下的學校去教看看,不要老是以高姿態說那番大道理,
人本太過的主張只會使所有的老師灰心,使中低階層的孩子更無人管教而已。


學校一位老師在上課時,一群學生連甩都不甩他,聚在一堆玩撲克牌,

那位 老師也很白目〈因為我現在覺得去管教學生的人實在是太不識相〉,
開口制止學生不要玩認真上課,當然學生不會理會他,繼續玩撲克牌,
於是這位 白目的 老師走下講台抽起一張牌走回講台,
一回頭,一位比他高壯的學生也走向前抓起他的衣領,

劈頭就是甩老師兩巴掌,老師當場傻掉,


事後校方聯絡兩天才找到這位學生的家長出面處理,學生勒令轉學處置。
校長還當全校老師的面,誇讚這位老師沒還手,真是好老師,
事情也較好處理,等於送走了一顆不定時炸彈。

原來老師處罰學生會被告上法庭,可是學生打老師可以完全沒事,

而且被學生打不出手的才是好老師,學生依舊可以在另一個學校

自由自在
,我茫然了……

原來人本 所要的

就是一個打壓老師、提升問題學生權力的教育環境啊~~~~~~

一個遍體鱗傷的老師 啟

PS

一位老師的心聲
(寫得好!) 故事從頭來。
八年前從師院畢業後,分發到台北縣,便遇到開放教育,

熬了兩年再也受不了,只好落荒而逃。
今年這批學生上國中了,結果國中反應他們連國字都寫不好,
接下來,小班教學,又接著九年一貫,我漸漸習慣了,
反正就是作作假資料,在牆壁貼貼漂亮的教育口號,
等上級來督導,直到今年,我再也不想忍受了,
於是我上了街頭。
心中一直想說的是,自宋朝王安石變法到清末戊戌變法一千年間
為何沒有改革是成功的。
因為「好的政策」與「可行的政策」是兩回事

教改的立意跟古代那些改革一樣,都是一批優秀的人才制定一些好的政策執行。

但為何總是行不通呢?
因為真實世界跟實驗室是不同的!
當你們的口號要求把每個孩子都帶上來時,

是否想過一些要在夜市幫忙擺地攤的小孩,
是否想過常要跟父母忙著躲債而常常轉學的小孩,
你要他們學什麼呢?

 一直好奇那些教改人士的學歷背景。
史英是學數學的,李遠哲是學化學的,沒有人是學教育出身的,為何是由他們領導教改?

就像叫學教育的去制定剖婦生產的流程一樣,不是很奇怪嗎??!!!!
常聽教改人士說過去教育多失敗,我一直想不通,過去的教育失敗在哪裡?

今天新竹科學園區那批三十歲以上的人才,哪一個不是傳統聯考出來的?

聯考不是最好的,但在中國的社會裡卻是最可行的政策!

史英 先生你知道因為教改有多少有錢人家的小孩是花錢靠關係上大學的嗎?

你知道作一份應付甄試的假資料要價三十萬嗎?

八年來,一直應付上級說要教改教改,其實最該教改的是教育單位吧!

因為到最後驗收時,還不是就像五○年代一樣要看教學資料


反正現在電腦印表機那麼方便,老師就把學生放著開始印假資料吧!

最好能上網抓一些圖文並茂的東西,反正來督導的上級就是要看

一些漂漂亮亮厚厚的資料夾, 他也好向更上級交代。

這就是十年教改在基層小學的真相。


史英 先生,請你實際到傳統小學代課一個月好嗎?!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一樣的父親節 (Daddy is ill!)
 

今年的父親節很特別,一半是在醫院度過!

父親四月份有血尿在東京沒處置,

六月份才去檢查,日本醫師建議開刀;他原本不肯回來就醫,經由我們勸說July-16從日本回來。

July-18(Fri)開始檢查,July-23做膀胱鏡,July 30 (Wed)住院開刀,媽媽當天也從日本回來。

父親住院這一個多星期裡,多虧妹妹ㄚ玉的鼎力幫忙及照顧!這時代果真有女兒比養兒子強!

那陣子我們天天跑彰基還真累~~

父親Aug-08(週五)已出院,

但後續要放射治療/住彰化等等,煩惱才要開始~~

幸好他生性樂觀、身體一向健康體力甚好,所以恢復得不錯。

 

老實說父親的CA事出突然, 我们的生活瞬間被攪亂;

這一切其實真的很無奈~~

人生無常而life is short!

終究體會到世事難料、甚至於經常事與願違~~

但謝謝大家的關切及禱告 I am touched~~

  老爸加油啦!~~紅心 向右擁抱向左擁抱 紅心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