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做一位內外兼顧的知識人——清華大學畢業典禮致詞 <高希均>

     2012/06/18 聯合報】@ http://udn.com/

我擔心愈會用筆考試的年輕學生,愈不會用手來處理生活上的問題,愈少有心來關心自己以外的世界……

1954年(五十八年前)我參加大學聯招時,台灣只有一所大學、三所學院。新竹清大在我讀大三的時候創辦,避掉了「我沒考上」清大的失望。

今天首先要向1426位清大同學取得學士學位表達道賀。當你們獲得了一所卓越大學的文憑,你已經比大多數的年輕人領先出發了。以後的路程、以後的速度,就要靠你們自己的選擇。

我一生的工作,就是讀書、教書、寫書。每當有機會要和畢業同學講話時,我當然會先做一些功課。美國媒體告訴我:近年來有兩篇「畢業致詞」被認為是特別傑出的。

一篇是賈伯斯在2006年史丹福大學講話。結尾中的二句話大家一定很熟悉。Stay hungry(求知若渴)、Stay foolish(虛心若愚)。

另一篇是《哈利波特》作者羅琳(J. K. Rowling)女士在20086月的哈佛演講,她細述「失敗」帶來的好處以及「想像力」的重要。

擔任畢業典禮講話的人,深怕講錯了話,會影響年輕學子的一生。羅琳女士坦率地承認:「不要擔心,我根本記不得我畢業典禮中致詞者講的任何一句話!」

這給我很大的勇氣,向大家繼續講下去。

一、三種可能的答覆

今天的題目是「內外兼顧的知識人」。如果要問聰敏的清大同學,「內外兼顧」是指什麼?我想可能會有三種有趣的答覆:

「內外」兼顧是指:內心思維要與外在世界和諧相處。

「內」是指要家庭美滿,「外」是指事業有成,二者要同時並進。

「內」是指對本國的事很關心,所謂本土化、在地化;「外」是對外國的事很注意,所謂全球化、國際化;也就是本土與國際連接。

這三個解釋都很合情合理,但因為我的題目是指「內外兼顧」的「知識人」,我所要講的是,我希望清大畢業生都能夠做到:

    專業內要「內」行
   
專業外不「外」行

我就是希望每位清大人是兼具專業與通識的知識人。也就是陳校長勉勵大家要「具備科學與人文素養的清華人」。這樣的勉勵也早融入你們在清華四年的教育規畫中,如跨領域學程、通識課程、不分系雙專長計畫、國際志工、國際交流學習等。半世紀前我們讀書時的大學課程,全是狹義的專業科程,畢業後就變成了通識的文盲。

自己最痛苦的發現是在美國讀了五年書,廿八歲去威斯康辛大學教書,從經濟系的助理教授開始,那是1964年。每到星期天打開二百多頁的「紐約時報的星期天」版,就會發現其中一半的題材是看不懂的,如科學、宗教、藝術、音樂、建築等等。

在「咖啡時間」(Coffee break)聽美國同事們談到他們觀賞過的歌劇、畫展、球賽,以及注視的國會立法及社區發展等時,就像啞巴一般無從加入;我就強烈地體會到:僅有一些專業領域的知識是不夠的,自己必須要把知識領域擴大。

在相識的美國同事中,很快發現,除了專業知識,他們都喜愛音樂、體育、藝術、歷史、文學、宗教,這即是我日後嚮往的所謂「文藝復興之人」(Man of Renaissance)。他們的淵博提醒自己專業外的不足。這即是為什麼我認為通識教育的重要,一定要讓在美國出生的兩個孩子在大學接受完整的Liberal Arts課程;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向大家鼓吹:專業內要內行,專業外不外行。

二、圓滿的人生

與年輕朋友交談,我常向他們提醒,不要羨慕那些大官、巨商、新貴;而是要學習那些專業以外也不外行的人!學習他們在專業中,可以沉醉其中;學習他們在專業外,也享有人文情趣。

對專業以外的人與事,對專業以外的知識與環境沒有時間及興趣去了解,就會變成專業外的孤獨,甚至變成專業外的「文盲」。

1980年代的美國社會曾流行過「功能性文盲」(functional illiterate)一詞,它是泛指那些缺乏處理生活及周邊環境能力的人,如不會讀家具組裝的說明書、不能修理家中水電的細微故障、不會填報所得稅。把西方社會這種「實用性」的定義用到台灣,我就擔心愈會用筆考試的年輕學生,愈不會用手來處理生活上的問題,愈少有心來關心自己以外的世界。

要判斷一個人的一生成就,只要認真觀察他自身是否擁有較高的學習意願、較強的反省能力、較大的包容態度、較深厚的專業知識,以及持久的閱讀習慣。

一個沒有學習能力的個人,他(她)的知識水準就會停留在二十歲左右的大學時代,他(她)的心智成熟也就停留在青少年時期,這將是一個多麼殘缺的人生!

人的一生就是在尋找各種因素的平衡:家庭與工作,所得與休閒,儲蓄與消費,小我與大我。要做一個內外兼顧的人,我想七成或八成時間用於「專業」,二成到三成時間用在吸取「專業外」的知識;否則,就容易變成「太多專業,太少人味」。

一個圓滿的人生是指:專業領域內是內行,專業以外也不外行。

三、面對「資訊超載」的叮嚀──用「注意力」

Attention Economy)克服

現在年輕一代最使自己困惑的一個問題大概是資訊太多、時間太少,即所謂Information over-load(資訊超載)。要減少這種困惑,二位美國管理專家(T. H. Davenport, J. C. Beck)十年前提出了一個很實用的觀念:要善用「注意力」,克服資訊超載的焦慮,「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y)一詞也就應運而生。

「注意力」的定義就是把精神集中,投注在特定資訊的項目上。這些項目進入我們「意識」,經過篩選,然後決定是否採取行動。「意識」是靶,「注意力」是靶心。

「注意力」的最重要功能不是在收納資訊,而是剔除資訊。

得來容易的資訊不容易引起注意;自己花時間與金錢取得的資訊,才會受到重視。

「資訊疲倦症候群」的症狀就是煩躁、易怒、胃痛、失眠、倦怠。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賽蒙(Herbert Simon)說得對:「資訊消耗了接受者的注意力,因此資訊過多就產生了注意力匱乏。」當大家忙於四處收到的電子郵件,就少有時間專心在思考與反省。

注意力有報酬遞增傾向,不能濫用注意力。

由於經濟學的基本思考就是環繞在優先次序、機會成本、比較利益、最有利選擇等法則上,自己也就不自覺地歸納出要如何善用「注意力」的六個要點:

自己既然不可能讀遍一個領域中相關的書,就只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流書」上。

不需要把自己當成「消息最靈通的人」,做資訊的奴隸,但要做善用資訊的人。

善用「注意力」,「捨」才會「得」,就是善於掌握「優先次序」──分清哪些是重要及不重要。

注意力難以聚焦的最大敵人,就是不肯說「不」。作人面面俱到,做事拖拖拉拉,講話拖泥帶水,決策左顧右盼,這就會產生「注意力匱乏症」。

獲取資訊的原則:不在量,而在質;不在快速,而在精確;不在免費提供,而在是否實用。

喪失注意力的人,等於喪失了自我;集中注意力的人,才能孕育創新;善用注意力的人,才能發揮生命力。

各位優秀的清華畢業生,當你們戴上了「注意力」的鏡片來看周邊一切,忽然一切都變得比以前清晰,它使你清楚地掌握優先次序,分辨哪些該做,哪些該放棄,哪些該堅持。

這樣你才會有時間、有心情,優雅地做一位「內外兼顧」的人。

四、受人尊敬的沈教授

在台灣社會中,我尊敬那些在專業領域中表現出色的人,也嚮往一些在他們專業領域以外,表現得博學多才,擁有人文素養的人,清華前校長(1994-1997)沈君山教授,就是這樣傑出的一位。

我與沈教授相識四十多年,可惜近五年來他一直在清華校園的住宅中沉睡未醒,令所有認識他的海內外朋友心痛與懷念。剛才我和黃秉乾院士一起去看了他,輕輕地告訴他:「等一下我會對你最掛念的清華同學講話。」

沈教授一生瀟灑,自在地出入於科學與人文之間、學府與廟堂之間、台灣與大陸之間、本土與國際之間、愛情與友情之間。

沈教授最大的財富不是他擁有財富,而是他擁有專業與通識以及深厚的中華情懷。這真是清華同學值得向這位老校長學習的榜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 Lee李醫師 的頭像
    Dr. Lee李醫師

    矯正醫生的狂想曲--- Straight teeth and life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