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口腔醫學院臨床牙醫學教育委員會簡介              

  召集人: Dr. Tzu-Hsin Lee       2005/05/02

  

   黃崑巖教授在醫學教育白皮書(2003年)曾提到:「醫療的權益不在醫師,亦不在醫學生,而在病人。醫學生只有一個權益可言,那就是:得到最好最嚴謹的醫學教育,成為良醫。」

()醫學教育一直保有較為完整的師徒制,而且主要反映在臨床教學。舉凡邏輯的思考、診斷及治療計劃的決定、醫病關係、診間(chair-side)行為表現與倫理、與其他醫療團隊成員的合作、追求與共享知識的熱忱,皆需在臨床教育階段奠下基礎。有鑑於臨床教學的重要性,口腔醫學院周明勇院長於九十三學年度設立臨床牙醫學教育委員會(牙科醫教會),期盼能提升本校學生的能力。

 

牙科醫教會主要執行內容如下:

    臨床學科之教學協調 -----與本院教學發展委員會(課程規劃組)共同進行。

    住院醫師訓練計劃。

    六年級學生實習計劃----- 安排各科別實習時間、學生實習成績標準制定、追蹤學生實習狀況、建立實習學生與師長溝通管道、設立教學門診。

    臨床醫師研究計劃制定 -----與教師成長中心研究組共同合作。

 

牙科醫教會工作現況及建議:

1. 由於剛成立,本院牙科醫教會現行工作,主要針對學生實習教學協調。目前定期(3個月)召集臨床實習會議,建立實習學生與本會溝通管道 (包括問卷調查、書面意見或e-mail) 瞭解學生實習狀況。對於學生的反應,如實習科別安排,今年在學期中已經重新調整過。由於本院牙醫系學生大多數留於本校附設醫院牙科部門實習,建議可再加強實習學生與臨床教師及本會間互動的機會,確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以便適時改進

2. 本院牙科部各分科於每天早上舉行六年級實習生晨會,主要為期刊報告及討論。所有晨會討論內容,資料均已建檔,可作為日後實習生的參考依據。建議

晨會增加教學課程(臨床或學術);期刊報告閱讀經典文獻 (classical articles)

3. 牙科部每週二早上全院學術研討會,已改為各科病例討論會。建議事先將病例發給該科學生,填寫診斷及可能治療計劃(treatment options),報告者在會中再講述診斷及治療結果,將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

4. 牙科部九十三學年度開始設教學門診,目前只有口腔外科(含口腔診斷)每週一診。未來希望可以增加其他科的教學診(補綴及贗復等),以增進學生臨床操作的能力。

5. 牙科醫教會籲請臨床負責醫師,加強指導學生問診及理學檢查方式,確實督導實習學生標準臨床操作步驟,並建議各科重新訂定合理實習要求規定(例如病例完成量minimal requirements) 

6. 牙科醫教會的長程目標,希望加入牙四、五年級見習課程規劃,以及住院醫師一般科、專科醫師訓練計劃。

 

未來展望

世界醫學教育聯盟(World Federal of Medical Education, WFME)曾列出醫學生的課程應該包括七個核心,我們今天台灣做到差強人意的大概就只有三項:「基礎醫學知識」、「一般臨床技巧」、「臨床判斷技巧」,但是我們一般都忽略了另外四項:「基本行為與社會科學」、「溝通能力」、「人文教育」與「醫學倫理」。

醫學教育白皮書(2003年)中亦提到國內臨床教育另一大缺點,在於將教育的基本目標弄錯方向。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TMAC)的評鑑準則,明訂醫學生的教育目的在培育能提供稱職的一般科(general medicine)醫師。但台灣各校的臨床教師多汲汲於各顯身手,傳授本身專門的專科或次專科知識,思維全往次專科的牛角尖走。影響所及,國內醫師比較不善於將病人看成整體(wholisticholistic),以致於病人被拆成器官的組合。臨床牙醫學教育也有類似的問題。

近年來美、澳諸國的牙醫學教育在基本理念方面,強調全人治療(total patient care)、多科整合(interdisciplinary treatments) 以及實證牙醫學(evidence-based dentistry) 的應用。本院牙科醫教會亦將朝此方向努力,讓所有學生能有較廣泛的知識及思維,並希望未來能拓展醫學人文教育,培育出良醫而不是醫匠。

 

---對牙科醫教會的任何建言請寄至 <cherylee@csmu.edu.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 Lee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